欧美在线成人免费国产|2021国产精品夜夜|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尤物蜜芽国产成人精品区|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软件|色噜噜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视频

   簡/繁 體

MH370失聯1個月的時間既漫長又短暫,只要真相未曾大白,人們就必須暫時忘記任何時間線,把該做、能做的事做好。

4月6日是馬航MH370航班失聯整整30天、也就是1個月的日子。

對于機上乘員家屬而言,過去的一個月顯然過于漫長了。在這一個月里,他們經歷了從希望到失望、又從失望到絕望的反復輪回,至今,他們的親人仍然活不見人,死不見尸,想要個說法,對他們而言竟如此艱難。

對于急于獲得失聯真相,弄清客機、乘員下落和事件責任的各方各面而言,一個月的時間似乎又太短:由于馬來西亞和馬航方面最初提供的信息存在許多缺陷,導致搜救大方向一再變更,搜救范圍多次擴大,甚至一度遍及小半個地球,如今雖有所縮小,但搜尋海域面積仍十分可觀,且這片海域屬于人跡罕至、氣候條件極其惡劣的地區(qū),搜尋成本高、難度大,用“大海撈針”來形容,都嫌遠遠不夠。根據黑匣子所附信標電池理論壽命,4月8日其脈沖信號就可能會中斷,屆時搜救難度勢必會成倍放大,這更令人不由感慨時間之短暫和珍貴。

長也好,短也罷,目前所應該做到的,首先是保持對MH370失聯客機的持續(xù)關注,保持和加強各方在搜救工作中的投入和協調,不因時間的流逝、國際國內關注熱點的轉換,而對失聯客機的搜尋,對失聯真相和責任的探究稍有懈怠。從目前情況看,失聯事件信息混亂,真相撲朔迷離,迄今線索依然雜亂,關鍵的黑匣子究竟在何處,目前尚難最終確認,即便確認,打撈工作也相當艱難,沒有這種持續(xù)關注和不間斷地投入、協調,事件的真相,只能離我們越來越遠。

其次,盡管時間緊迫,但仍要保持充分、必要的冷靜、客觀,相信證據,相信科學,而不能抱想當然的態(tài)度和僥幸心理,在搜尋關鍵線索過程中表現出簡單、急躁的情緒。

盡管4月4、5、6連續(xù)3日,中國“海巡01”號船和澳大利亞“海盾”號補給艦等搜救艦船,相繼在南印度洋海域測得每秒37.5千赫頻率的脈沖信號,盡管這一脈沖信號的頻率、間隔特點,和美國波音公司所提供黑匣子聲音樣本“特質一致”,但截至目前,上述線索仍存在許多疑點和不確定性,尚不能據此斷定,脈沖信號源就一定是來自失聯航班客機黑匣子。此時此刻,必須冷靜下來多方核實,確保“十拿十穩(wěn)”,而不應過于激動。

還應看到,“4月8日脈沖信號中斷”僅是最低理論數值,按照許多業(yè)內專家的計算,黑匣子信標脈沖信號實際延續(xù)時間,應該還會長出10天左右;即便電池耗盡,脈沖信號中斷,但黑匣子在水下仍可完整保存若干年,相關信息數據依然保存,通過水下攝影等技術手段,最終找到并打撈出水的希望,依然是存在的。

法航AF447航班空難,2009年6月1日客機墜入大西洋深處,2011年5月1日黑匣子方成功打撈出水,期間耗時長達1年11個月,與之相比,MH370的失聯,情況更復雜,可能失事的海域搜尋、打撈難度更大,對此,人們一方面要保持信心,另一方面,則應做好持久戰(zhàn)的技術、協調和心理準備。

1個月的時間既漫長又短暫,只要真相未曾大白,人們就必須暫時忘記任何時間線,把該做、能做的事做好。

自3月8日馬航MH370失聯以來,整個事件可謂撲朔迷離、一波三折,這其中到底發(fā)生了什么?恐怕只有找到飛機的黑匣子才能進一步接近真相。就在飛機失聯一個月后,我們終于有可能要找到它了。(相關報道見07版)

所謂的黑匣子實際上是個橘紅色的金屬盒子,是飛機的“飛行記錄儀”。馬航MH370,也就是波音777型飛機,共安裝了兩臺黑匣子,一臺是座艙話音記錄器(Cockpit Voice Recorder),位于駕駛艙附近,主要對空勤人員對話、地面通訊信息和機艙里的各種聲音進行記錄;另一臺是飛行數據記錄器(Flight Data Recorder),位于機身中部,主要記錄飛機自身的飛行數據。為了確保飛機在失事后黑匣子能夠被安然地保存下來,它們被規(guī)定必須能夠在1100℃下堅持半小時,同時能夠承受兩噸重的物體擠壓5分鐘,并且能夠在汽油、機油、油精、電池液、酸液、海水等環(huán)境中浸泡幾個月而不損壞。

黑匣子沒有無線電發(fā)射裝置,但是它原來的漆黑的顏色在上個世紀60年代被統一改成了橘紅色,并且配有反光條,因此在陸地上不難搜索到。如果MH370墜入海洋中,其附帶的水下信標遇水會自動啟動,每秒可以發(fā)出一次頻率為37.5KHz的聲波信號,這一頻率能夠很好地和海洋背景噪聲區(qū)分開,這是黑匣子唯一能對外發(fā)出信號的部件。這樣,搜救人員就可以通過檢測水下聲波的儀器找到黑匣子。不過,由于電池所限,水下信標能夠發(fā)出聲波的時間大約只有一個月,因此,4月8日前后是一個關鍵的時間點,超過了這個時間它就將逐漸歸于沉默,之后就真是大海撈針了。

5日被“海巡01”在印度洋上監(jiān)聽到的37.5KHz的聲波很可能就來自一臺黑匣子,但是現在并不能確定一定是MH370的,更無法確定是其中的哪一臺。因為聲波可能是某些特殊的洋流造成的,也可能是附近船只發(fā)出的信號,甚至近期有可能發(fā)生諸如有用于走私、販毒的“黑飛機”墜毀留下黑匣子等的小概率事件。因此,要確定它一定是來自MH370的,還需要將這些信號與馬航或者波音公司資料庫中的信號對比以進行確認。

如果確實為MH370的黑匣子,就要通過探測進一步確定它的位置,而且多半飛機的殘骸也會墜落在附近,各國的搜救力量就可以在這里展開打撈作業(yè)。但由于探測到信號的海域水深在3000米以上,或者說,即使運氣好的話,黑匣子也至少要在水下3000米深處……這里的水壓達到了大約300個大氣壓,即使是核潛艇也無法到達這個深度,打撈只能靠深潛器等裝備,當然,我國的“蛟龍?zhí)枴本哂羞@個作業(yè)能力。不過,一個國家的力量還是不足的,往往需要多國協作完成,而且可能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完成打撈,如當年墜落大西洋的法航447航班從發(fā)現黑匣子到將其打撈出水就用了一年時間……

如果這次發(fā)現的并非MH370的信號,那么情況就會更加嚴峻,因為時間不多了,可能沒有足夠的時間再變更搜索地點,雖然黑匣子不再發(fā)出信號后,我們還能通過聲吶等水下探測設備進行掃描搜索,但無疑難度大了很多。但是,4月8日應該也不是最后的時限,因為飛機制造公司為了確保黑匣子能夠發(fā)出一個月的信號,其實際生產的時候會讓它能夠堅持更長的時間。無論如何,未來的幾天都將是解開MH370謎團的僅存的最佳時機,各國搜尋力量必須加倍努力。

冉浩(科學松鼠會會員)

澳大利亞總理阿博特3月31日承諾,在找到失聯馬航客機殘骸之前不會設定搜尋期限。與此同時,各國“??找惑w”的大搜救力度仍在加強。這表明,搜尋馬航MH370進入攻堅新階段。

近一段時期以來,為了尋找MH370的下落,世界航空史上罕見的國際大搜尋持續(xù)展開。搜尋,無果,再搜尋,又無果;希望一次次燃起,又一次次落空,搜尋陷入“疲勞期”。然而,唯有堅持,方能盼得曙光,迎來希望。

希望來自于搜尋力量的加大。艱難時刻,國際社會投入的搜尋力量不降反升。

希望來自于中國搜救全力以赴。中國是國際搜尋力量的主力軍。為搜尋失聯客機,中國先后動用了20多顆衛(wèi)星、10多艘艦船和數十架次飛機,至少協調80艘過往船只在相關海域協助搜尋。如今,多艘中國艦船齊集相關海域參與搜索,從中可以看出中國的堅定決心。

希望來自于國際間通力合作。澳大利亞政府已宣布成立多國搜尋工作協調中心,負責在參與搜尋的國家間溝通協調。目前,550名國際搜尋人員已進駐位于珀斯的澳大利亞皇家空軍皮爾斯基地,做好打持久戰(zhàn)的準備。

希望來自于高科技搜尋手段。上有衛(wèi)星,下有搜尋艦船、飛機上都配備的先進搜尋設備、器材。此外,攜帶美國黑匣子探測儀的澳大利亞海軍“海洋之盾”號3月31日起航前往搜尋海域。美國軍方派出了專業(yè)水下搜尋設備——“藍鰭金槍魚-21型自主式水下航行器”,用于查找客機殘骸。

但也應看到,馬航事件堪稱人類航空史上最復雜的航空事件,至今依然迷霧重重,而且搜尋目標海域以氣候條件惡劣聞名,海底地形復雜,斷層、溝壑、山脊密布,這就注定搜尋不會一蹴而就。英國《獨立報》網站認為,在全世界最深、最湍急的海域搜尋并不簡單。況且,與2009年法航447空難事故不同的是,人們至今無法確定馬航MH370精確的搜索區(qū)域。再加上“黑匣子”的電量越來越少,搜尋難度越來越大。但是,只要有一絲希望,絕不會放棄搜尋。

摘編自新華社3月31日電文/丁宜

3月24日,馬航公布失聯飛機調查結果,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稱,根據海事衛(wèi)星Inmarsat和英國航空失事調查局的數據,失聯飛機終結在南印度洋。

雖然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廣泛質疑這一結論,但在所有人面對失聯的MH370航班的重重迷霧或黑幕之前,這個結論至少為揭開失聯飛機的謎底拼出了第一可視的圖片和證據。不過,也正是基于尚無任何物證,所有人都在懷疑,馬來西亞總理宣稱失聯飛機終結于南印度洋是否可靠,這是今天科技提供證據不同于過去的地方。

20多年前,人們還不知道利用通訊技術可以對手機進行定位,但后來車臣叛軍首領杜達耶夫使用手機后被精確定位而被炸?,F在,向馬來西亞提供數據分析的英國衛(wèi)星公司國際海事衛(wèi)星組織Inmarsat表示,他們運用多普勒效應理論,分析了MH370航班向衛(wèi)星發(fā)出的信號,推斷出飛機墜入南印度洋。

盡管3月8日馬航MH370客機通信設備停止運行后,Inmarsat的衛(wèi)星仍舊與客機保持著聯系,因為衛(wèi)星數據鏈接無法人為終止。客機會自動向衛(wèi)星發(fā)送聲脈沖信號,與衛(wèi)星“握手”,聲脈沖信號能讓Inmarsat計算出客機與衛(wèi)星的距離和大概位置,但準確度在100英里左右。所以,調查人員得出失聯飛機最后位置在珀斯以西的印度洋中部的結論。

這是首次通過無線通訊的“握手”指令找到失聯飛機的最后位置。因為,MH370航班上的ACARS系統(通信尋址與報告系統)每隔半小時會向衛(wèi)星傳輸一次飛機的飛行數據,其中包括飛機的經緯度等信息。

這個信息被一些人解讀為馬方的“陰謀”或隱瞞信息。不過,在最終情況沒有查明之前,值得鼓勵和汲取的教訓各有一個:一是ACARS系統并不能從駕駛艙完全關閉,要完全關閉,必須打開設備艙去切斷。這就促使今后所有航空公司都要裝載ACARS系統,這是目前最重要的監(jiān)控飛機并保證飛機安全和避免恐怖襲擊的有效科技手段。遺憾的是,馬航沒有訂購衛(wèi)星的信息服務,以致其在飛機失聯后不知道MH370航班的信息和位置。

盡管專業(yè)人員通過“握手”指令,可以計算飛機曾經到過什么地方和最后終結于什么地方,但如果沒有其他物理證據以形成證據鏈并相互印證和補充,就不足以拼接出完整的失聯的MH370飛機的全景圖,也不可能揭示失聯飛機的真相和軌跡。最重要的就是飛機殘骸和黑匣子,要找到這些物理證據,當然還得進行廣泛的搜查,但更重要的是依靠其他先進、有效的科技手段進行搜查。

利用衛(wèi)星和飛機搜查固然是手段之一,但更有效的是利用拖曳聲波定位儀探測飛機的黑匣子,因為它有能力探測到位置處于水深2萬英尺(約6096米)以內的飛機“黑匣子”所發(fā)出的脈沖信號?,F在,美國軍方已將拖曳聲波定位儀運往美軍正參與搜尋的地區(qū),同時也運送到了澳大利亞以幫助搜查黑匣子。但這一技術也有時間的限制,因為黑匣子脈沖信號發(fā)射器的電池,只能維持發(fā)射30天左右的脈沖信號。

另一方面,搜索失聯飛機殘骸或碎片也可以借助其他知識和科技手段,如利用藤壺來判斷飛機殘骸或漂浮物,藤壺是一種有石灰質外殼的小動物,它會分泌一種黏合力極強的膠質,附著在任何海上的漂浮物上。通過對藤壺的分析可以判斷出這些碎片漂浮的時長,以判斷碎片的來源。

拼出失聯飛機的軌跡和真相全景圖,需要時間獲得證據,并且要把這些證據合乎邏輯地拼接到一起。因此,還原MH370失聯飛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此次事故的復雜性、調查的艱巨性,遠遠超過法航AF447空難,而馬來西亞在這方面的能力、協調力,較法國尚有相當差距,可以考慮適時將搜索和調查的主導權移交給專門的國際協調機構,對相關各方都是一件好事。

繼3月24日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宣布MH370航班“終結”,機上無人生還后,3月25日馬來西亞代理交通部長希沙姆丁·侯賽因又進一步確認了這一不幸消息。

馬方得出這一結論的根據,是英國國際衛(wèi)星組織Inmarsat所提供的數據,以及該組織副總裁克里斯·麥克勞科林就這些數據所作的分析。但正如許多專家所指出的,按照國際航空事故調查慣例,空難調查階段,專業(yè)組織所披露的信息,應僅限于專業(yè)技術數據和背景知識,而不應發(fā)表任何公開評論。

事實上,包括英國航空事故調查局(AAIB)、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以及飛機制造商波音、飛機發(fā)動機制造商羅爾斯-羅伊斯在內的專業(yè)機構,在整個調查階段或保持沉默,或僅限于向有關方面提供客觀數據,而始終拒絕直接回答外界提問,尤其避免作出主觀判斷。

這并不難理解:即便搜索范圍真的可以從原先的224萬平方海里,縮減至馬來西亞交通部所認定的47萬平方海里,也是一個相當大的范圍;最有可能墜機的地點是深海,即便最精密的儀器,也不易接收到黑匣子所發(fā)出的信號;最有可能墜機的地點人煙罕至,氣候惡劣,尋找、打撈飛機殘骸和黑匣子,都是需要時間、技術和耐心的艱巨使命。2009年6月1日墜毀在大西洋中的法航AF447航班,從墜機到撈出黑匣子,花了足足23個月時間,真相水落石出所花費的時間更久。

惟因如此,當務之急,是盡快開始真正的國際調查,集中國際社會的人力、物力,讓真相早日大白,以告慰全體乘員及其家屬。

如今最有可能墜機的地點,已遠離客機所有國——馬來西亞,位于波濤洶涌、西風咆哮的公海,惟有集中各大國的海、空、天技術裝備、實力,才有條件實施拉網式、不間斷地搜索、調查和打撈,AF447空難中,法國也是借助了NTSB的技術、人員支援,尤其借用了能探測6000米水深信號的拖曳式水聽儀,才最終大功告成的。此次事故的復雜性、調查的艱巨性,遠遠超過AF447空難,而馬來西亞在這方面的能力、協調力,較“五?!敝磺液M馐”椴既虻姆▏杏邢喈敳罹啵梢钥紤]適時將搜索和調查的主導權移交給專門的國際協調機構,對相關各方都是一件好事。

由于墜機地點可能在深海,殘骸、遺體和黑匣子在特殊環(huán)境下即便找到,都可能遭到嚴重破壞,還原真相需要更多專業(yè)設備、技術和經驗;黑匣子只能保留最后兩小時信息,而墜機上距飛機折返的關鍵時間點,可能已過去數小時之久,這更給真相的揭示增添了難度。如前所述,專業(yè)機構、組織在空難調查階段,僅限于提供客觀數據,而不便公開主觀判斷,適時成立專門的國際協調機構,展開國際調查,不僅便于這些專業(yè)機構、組織的工作,也能更有效地利用一切可能得到的關鍵信息、數據和線索。

時至今日,不管多么不情愿,人們也應對失聯航班及機上乘員的命運,做最壞的心理準備;時至今日,由專門國際協調機構組織的國際調查應適時開始,唯如此,才可能早日尋得真相,告慰每一個和失聯航班命運攸關的生者、死者。

昨天是馬航MH370客機被宣告“終結”于南印度洋后的第一天,人們的心情仍沉浸在深深的悲痛之中。

失去親人的家屬經歷了又一個絕望而痛苦的不眠夜。十幾天來,他們始終被焦慮、恐懼、疲乏糾纏,在希望與失望間輾轉,雖然未必沒有過對最壞結果的預期,但當毀滅性的宣告來臨時,所有的心理建設瞬間崩盤。拖著精神和身體上的雙重磨難,他們眼下最大的愿望,是得到更多的信息,還整個事件一個真相。

國內外媒體、所有關注客機事件進展的人,同樣沒有把目光從MH370上移開。即便飛機失事的結果是我們無法改變的,但這樣的結果并不代表各項工作即將停止。相反,它只是一個尋求真相的開始,所有搜尋證據、查明原因的努力不會有絲毫的減緩。

應當說,馬航事件是世界航空史上非常特殊的一次事件。直到現在,我們還不能為失蹤飛機下一個確切的定斷。即使是已經宣布客機失事的馬來西亞政府,也僅以謹慎模糊的“終結”為飛機做下注腳。而判斷“終結”的依據,則是運用最新技術,通過推演分析得出的理論上的結論。

我們并不想懷疑技術本身的準確性、可靠性。從越來越多已經涌現出的各類信息來看,現有結論是由多個機構、團隊經過反復分析,多重數據相互印證下,作出的最終判斷,這種判斷有著相當高的可信度。然而,無論從事件調查,還是刑事偵查的經驗以及相關程序性規(guī)定來看,這些推斷依據至多只是孤證,尚不能形成證據鏈。要真正得出確定、不可置疑的結論,有待未來搜索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找到與MH370客機有直接關聯的物證。

過去的這些天,太多的疑問縈繞著我們。每一天,都有新的虛實難辨的分析、猜測涌入資訊平臺。它們有的來自報道中的專家、相關業(yè)者分析,有的則是發(fā)表于自媒體平臺的個人推理。最初,我們可能還對一些充滿陰謀論的表述將信將疑,但隨著搜救工作陷入僵局,馬方一再作出矛盾性表述,使得許多人對真相充滿迷茫,甚至流露出情緒上的憤怒,在質疑新出爐結果的同時,他們也漸漸選擇相信某些充滿主觀臆測的陰謀論說。盡管我們可以理解這些交織著不安、憤懣后的情緒性推斷,但情況愈是撲朔迷離,就愈是需要理性的判斷、耐心的等待,輕易為陰謀論左右,可能只會拉遠我們與真相間的距離。繼續(xù)搜尋證據,真相取決于最終的證據所指。

誠然,取得證據并不容易。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項工作的難度亦在不斷增加。然而,從整個馬航事件的發(fā)展來看,日益深入的數據分析、英美媒體不遺余力地挖掘信息,都使得事件“成像”越來越清晰,而我們也確實在一步步逼近真相。而所有這些,都是在證據的推動下實現的。

□ 本報評論員 付小為

馬方該拿出更積極的態(tài)度,更多地共享信息、協調行動。不管是哪個國家的飛機、艦艇,只要出發(fā)點是為了生命、為了真相,就應該歡迎。

經過17天的等待、守候與期盼,奇跡終于還是沒有發(fā)生。25日,馬航和馬來西亞政府再次確認頭天晚上馬國總理發(fā)布的消息:MH370失事,“終結于南印度洋”。

消息發(fā)布后,這趟航班乘客的家屬們打出了“我們要真相”的橫幅,中國方面也要求“進一步提供得出這一結論的所有信息和證據”,可馬方25日下午的發(fā)布會,還是被指“潦草塞責”。不管是對于8日8時的最后一次信號,還是對于一些具體的細節(jié),要么表示“不是很明白”,要么表示“不能馬上透露”,這不能不再次讓人懷疑其誠意。

在這次事件中,馬方的表現給人以處理得不專業(yè)、態(tài)度不積極的印象。不過,若是“終結于南印度洋”,馬方仍然并非沒有挽回的余地?!敖K結于南印度洋”只是一個單薄的結論,具體的細節(jié)仍然付之闕如,而這些細節(jié)可能決定著各方應該承擔起怎樣的責任。更重要的是,對于煎首焦心的乘客家屬,真相即使讓人痛苦,也好過活在一個巨大的未知中。從這個角度看,馬來西亞,你還欠世界一個真相。

結尾固然無法更改了,但后續(xù)的工作仍然考驗著馬方的誠意。在MH370尚被認為是“失聯”的時候,已經有人開始探討“馬航引發(fā)的最復雜法律問題”,北京市律師協會也組織了律師法律服務團,為航班乘客家屬提供一對一24小時法律援助。有媒體爆料馬航已連續(xù)3年虧損77億,而馬航事件也可能成為9·11后最大的空難理賠案,如若無力賠償,落差由誰填補?雖然再多賠償也換不回逝去的生命,但這仍是關系乘客切身權益的問題。

對于航班乘客的家屬,賠償之外,更需要精神上的撫慰。2009年法航空難后,巴西里約熱內盧和法國戴高樂機場的心理輔導小組,第一時間對乘客家屬進行心理輔導。事發(fā)第三天法航在巴黎圣母院為乘客和機組人員舉行祈福儀式,時任法國總統薩科齊出席。雖然馬來西亞也派出了心理輔導安撫乘客家屬,但各種肯定、否定、再肯定、再否定造成過山車般的情緒體驗,恐怕再多心理撫慰也難以平復。

茫茫南印度洋上,搜尋仍在繼續(xù)。既然表示“有責任有義務繼續(xù)主導搜索”,馬方就該拿出更積極的態(tài)度,更多地共享信息、協調行動。不管是哪個國家的飛機、艦艇,只要出發(fā)點是為了生命、為了真相,就應該歡迎。

飛機可能已永不能抵達,但誠意不能缺席。對于乘客家屬心中的痛楚,不是感同身受可能難以明了。整個世界都在等著馬來西亞:拿出誠意,拿出真相。

本報特約評論員 舒天烈

時間不斷推移,MH370的黑匣子還在發(fā)射著微弱的信號,爭分奪秒的搜尋仍在持續(xù)。

這是一個讓人難以面對的消息。24日深夜的發(fā)布會上,馬來西亞總理宣布馬航MH370客機在南印度洋“終結”。馬航進一步確認,“飛機失事,無人幸存”。

然而,“終結”不等于結局。正在出訪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3月24日根據搜尋工作出現的新情況,派特使前往馬來西亞進行磋商,了解有關情況、敦促馬方處理好相關事宜;同時,要求我國有關機構協助馬方及各方力量繼續(xù)進行搜尋工作。風高浪急的南印度洋上,來自中國的飛機和艦船與有關各方攜手,繼續(xù)著“百分之百的努力”。

3月8日以來的半個多月時間里,圍繞馬航MH370客機所發(fā)生的一切,無疑是整個人類共同面對的艱難挑戰(zhàn)。239條鮮活生命驟然“失聯”,尋覓與等待,焦灼與期盼,牽動著整個世界的心。種種努力之后,我們不能不面對的現實是,MH370上發(fā)生了什么,依然是一個難以揭開的謎團。這樣的謎團,一方面來自航空事故本身的特殊性:浩浩長空、茫茫大洋,都是人類文明未能全然企及之地。而更讓疑云密布的,是事件調查和搜尋工作的一波三折。在飛機黑匣子最終找到之前,具體細節(jié)的付之闕如、權威渠道的口徑不一、官方消息的前后矛盾,讓飛機的去向撲朔迷離,也給圍繞此事進行的各方解讀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間。

有人抱怨,為什么集各國之力,最后也只能靠一個間接的技術推測,來勾畫一個區(qū)域巨大的搜尋范圍;為什么直到今天,我們還在沿用“古老”的黑匣子,而不是通過即時互聯來傳遞和存儲飛行數據。事實是,即便在航空、衛(wèi)星這樣的高技術領域,技術的每一步發(fā)展和運用也是緩慢甚至艱難的,對可靠性的要求越高,新技術應用的腳步便越是躊躇乃至沉重。更何況,在國際化時代,任何一個管理環(huán)節(jié)存在漏洞,就可能對大交通時代的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脅。

的確,這不是一個國家的事兒。吉隆坡起飛,終點在北京,越南上空折返,取道馬六甲海峽,消失于南印度洋……可以說,馬航事件可謂“國際事件”?!皼]有一個國家和一個大陸是單獨存在的”,英國歷史學家古奇曾說,“全球合約化之后,人類對他們的統一性更加自覺,文明已經國際化了?!比绻f難以避免的空難,是人類必須面對的共同問題,那么各國只有以積極態(tài)度拋棄私利、攜手應對,才有可能守住文明底線、維護國家利益。這是為了告慰那些也許永不抵達的飛機上的乘客,更是人類文明和現代社會應有的價值。

就在馬方宣布MH370失事的當天,第三屆核安全峰會在荷蘭海牙舉行。此次會議“加強核安全、防范核恐怖主義”的主題,可說關系到人類文明走向。習近平主席在會上發(fā)出倡議,呼吁國際社會攜手合作。同樣,在馬航事件之后,20多個國家擱置地緣爭議的通力搜救,也讓人看到在應急處置等方面國際合作的重要性與必要性。海、陸、空、天、網,人類文明必然會不斷向著更廣闊的領域延伸。無論是核安全還是人道救援,沒有一個國家能夠獨自抵達。

時間不斷推移,MH370的黑匣子還在發(fā)射著微弱的信號,爭分奪秒的搜尋仍在持續(xù)。愿不放棄的努力讓我們離真相更近一些,給生命更多的尊重,給家屬更完整的交代……

馬來西亞宣布失聯客機“落入南印度洋”,再次吸引全球目光,也再次牽動黨中央、國務院和全國人民的心。

3月24日,根據搜尋工作出現的新情況,遠在荷蘭出訪的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即派我國政府特使前往馬來西亞,同馬方進行磋商,并要求我國有關機構協助馬方及各方力量繼續(xù)進行搜尋工作,并作好各方面安排。

25日,李克強總理在國務院會議上強調,我們對中國乘客親屬的艱難處境和悲痛心情感同身受。當前搜救工作仍是第一要務。有關部門要要求馬方提供更加詳細準確的信息,嚴格遵守國際公約,繼續(xù)協調國際社會力量全力搜救,吸收中方專家組深度介入事故調查工作。中國在前方一線海域的全部搜救力量要繼續(xù)傾力投入搜救,絕不放棄努力。

從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的重要指示中,我們看到的不只是黨中央、國務院對馬航失聯客機的高度重視,對搜尋失聯客機、弄清事實真相的堅定態(tài)度,更有切實維護中國公民合法權益的堅強決心。

自3月8日馬來西亞宣布MH370航班失聯后,習近平總書記就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外交部和我有關駐外使領館加強與所在國有關部門的聯系,密切關注搜救進展情況,全力做好應急處置和中國公民善后工作。他在出訪期間,還十分牽掛馬航失聯客機上包括我國同胞在內的乘客的生命安危,一直密切關注搜尋進展情況并作出部署。

得知消息后,李克強總理8日立即對救援善后工作作出批示,要求有關部門與馬方民航部門加強溝通聯系,盡快核實機上中國乘客具體情況,及時妥善做好乘客家屬工作。12日上午在參加完政協閉幕會后,李克強還與前方中國搜救船長通話了解搜救最新進展情況。3月17日下午,李克強總理再次同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通電話,強調只要有一線希望就應繼續(xù)盡最大努力搜救。

為了盡快搜尋到失聯客機,給乘客家屬一個滿意交代,目前中國已派出十多艘專業(yè)艦船、多架飛機和21顆衛(wèi)星參與搜尋。由千島湖艦、昆侖山艦和??谂灲M成的中國海軍馬航失聯客機搜救艦艇編隊攜帶兩架艦載直升機,經過連續(xù)5天多的高速航行,將于26日上午抵達南印度洋疑似馬航失聯飛機物體海域,開始執(zhí)行搜救任務。我國雪龍?zhí)枠O地科考船也參與搜尋。中國政府已調集眾多資源,盡最大努力開展搜救。

從馬方最初宣布失聯到如今飛機依然下落不明,馬航MH370航班已“神秘失蹤”17天。17天來,乘客家屬的內心煎熬和痛楚令人揪心。一架明明飛往中國的航班為何莫名其妙掉頭向南,這期間天上、地上究竟發(fā)生了什么?雖然馬方依據國際海事衛(wèi)星組織提供的追蹤數據宣布“墜入南印度洋”,但這顯然不是最后的結論。

當前雖然搜尋工作愈來愈困難,但面對飛機上載有的239人,面對每名乘客背后的一個個家庭,誰都不可以輕言放棄。作為事故責任方,馬來西亞有責任也有義務公開全部設計失聯客機的信息,向中方進一步提供得出“客機墜入南印度洋”這一結論的所有信息和證據,并且繼續(xù)同中國及其他國家一起參與搜尋工作。這不僅是對生命的尊重,更是一個國家應有的負責任的態(tài)度。

此次救援,中國軍方投入了史上最強的搜救力量。之所以不惜代價、不論成本,因為公民的生命比什么都珍貴。針對馬來西亞發(fā)布的消息,中國海上搜救中心連夜研究方案,我國將加大搜尋力量,增派船只前往南印度洋海域繼續(xù)搜尋和打撈飛機殘骸。大國責任,維護公民尊嚴,正體現在這樣堅定有力的行動中。

昨晚10點,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召開緊急發(fā)布會,宣布根據最新分析結果,MH370航班按南部航線飛行,最后飛行至南印度洋,在澳大利亞珀斯西南,遠遠超出了原來預想的距離,“我們懷著深深的悲切告訴大家,MH370客機已‘結束’在南印度洋”。(相關報道見3月25日《北京青年報》)

很多時候,沒有消息或許是最好的消息。17天的焦灼等待,卻等來了我們最不愿意聽到和相信的消息。無法抵達終點的航程,沒有告別的永別,悲傷難以自抑,昨夜注定無眠,愿每一個逝去的生命安息!盡管馬來西亞確認飛機墜落南印度洋,但諸多疑團仍未解開,奢侈的真相仍有待繼續(xù)打撈。

此前,我們一直期待奇跡出現,一直沒有放棄努力。3月20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同澳大利亞總理阿博特通電話時還談到,馬航客機失聯是一起非常不幸的事件,機上各國人員的生命安危一直牽動著我們的心,我們對澳方在南線開展的搜救工作表示贊賞,目前搜救工作難度較大,有關海域情況復雜,但只要有一線希望,就要做百分之百的努力。習主席24日在海牙會見美國總統奧巴馬時,感謝奧巴馬不久前致電,就馬來西亞航空公司失聯客機向中方表示慰問,并責成美方有關部門參與搜救和向中方通報有關信息。

搜救馬航始終貫穿著一個主題——哪怕只有一絲希望,也要做百倍的努力。從習近平主席獲知失聯信息就作出重要指示,李克強總理對救援善后工作作出批示,到外交部長王毅中斷記者會,回外交部處理相關事宜,再到9日下午,李克強對馬航飛機失聯“非常揪心”,表示“黨和政府不僅要保障國內公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也要成為走出國門公民的堅強后盾”,足以說明公民在國家意志中的分量,足以說明尊重生命是最樸素的國家價值,也足以說明在危難時刻國家與民眾站在一起。

公民即國家,國家有責任保障公民的生命安全。無論為公民安危牽腸掛肚,還是投入巨大力量搜救,都充分體現了這一原則。此前統計稱,此次救援,中國軍方投入了史上最強的搜救力量。之所以不惜代價、不論成本,傳達的信息很明確,公民的生命比什么都珍貴。針對馬來西亞發(fā)布的消息,中國海上搜救中心連夜研究方案,我國將加大搜尋力量,增派船只前往南印度洋海域繼續(xù)搜尋和打撈飛機殘骸。大國責任,維護公民尊嚴,正體現在這樣堅定有力的行動中。

搜救馬航,中國軍機軍艦緊急出動,相關國家和地區(qū)也積極行動。這是“歷史上最困難的搜救工作”,也是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跨國??账丫裙ぷ?,參與搜救的力量達到26個國家和地區(qū)。這次馬航失聯客機的搜尋范圍之廣,挑戰(zhàn)之重,參與國家之眾,各國投入之大,搜集信息之多,在世界航空史上極其罕見。盡管如此,我們應清醒看到,在搜救過程中既積累了經驗,也不乏教訓。比如由于信息不夠精準,導致多個國家和地方的搜救做了“無用功”。更需要總結的是,作為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跨國??账丫裙ぷ?,它的突破性價值能否固定下來并形成制度化安排?今后若不幸遭遇相關事件,相關國家和地區(qū)能否基于命運共同體的道義,建構一種基于生命優(yōu)先的制度性合作?

MH370航班究竟在哪里?如果確已墜落在南印度洋,何時打撈出真相,不讓秘密埋葬在海底?據稱英國航空事故調查局只是提供數據,不負責判定事故。飛機墜毀還不能說是最后結論,需要打撈出黑匣子對相關數據進行分析。讓我們一起等待,等待最后的真相!

請相信,這一定不是結局,終有一天,會知道在MH370航班最后的7個小時,天上和地上,到底發(fā)生了什么,會知道有些人為什么不愿意讓我們知道。

MH370航班失聯第17天,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終于宣布了一個令人悲傷卻并不出乎意料的結果,但這還不是結局。結果和結局是兩種不同的東西,結果可以被制造,結局則會超越制造者的想象。

這不是激動過頭,在半個多月找飛機的新聞背后,我腦海中總是隱約浮現當年奧地利性奴案舊聞的影子。10歲女孩卡姆普什在上學路上失蹤,8年后,2006年逃脫,獲救當日,嫌疑人沃爾夫岡·普里克洛皮爾臥軌自殺。這個“斯德哥爾摩綜合征”的經典案例轟動一時,然而,受害者的父親直到2012年還在追查。他認為,這個似乎已解開的謎團背后,有著更值得懷疑的謎團,最大的疑點之一,女孩獲救幾天后,一個由警方、心理學家、律師和媒體公關構成的強大團隊迅速“包圍”了她,把她和外界隔絕,甚至不能見父母。這一團隊向外界披露案情,但媒體如果報道額外細節(jié),必須先經過他們批準,否則將遭起訴。

在馬航失聯事件中,全世界于吉隆坡時間24日夜獲知結果的同時,是否清晰地感受到了一個包圍著真相的團隊、一種排他性操控的存在?差別恐怕僅僅在于,這次的受害者確定已無法言語,而那個講故事的團隊開口前似乎并沒有一個完整的腳本。很顯然,稍有智商和對此有所關注的成年人至少存在如下疑問:為什么在20多個國家把泰國灣找了個底朝天并發(fā)現最后失聯時間不對后,這才在飛機消失一周后告訴人們,出事地點更可能在相反方向的印度洋南部?為什么某日突然從來自英國的數據得出結果,而同一天早些時候中國和澳大利亞飛機發(fā)現了非常疑似殘骸的漂浮物,搜索船只正在駛往相關海區(qū),美國調用了探測黑匣子的技術裝備,澳大利亞方面則剛剛突然發(fā)通知要把乘客家屬請過去?還有,為什么宣布“終結在大?!鼻『檬窃诤税踩鍟_幕的日子?

當然,世界上的確存在巧合,而且歷史也的確曾經被很多巧合所推動。在MH370之前,從肯尼迪遇刺到安瓦爾雞奸,從1972年美國眾議院民主黨領袖黑爾·博格斯飛離阿拉斯加后的失聯失蹤到2012年美國新大使班加西的窒息死亡,真相一直在糾結著,也一直在巧合著。但是,不管陰謀論的想象力如何不靠譜,至少有一點不會錯:證明一種邏輯上和事實上的巧合,就像證明MH370墜毀一樣,同樣必須要有堅實的證據,否則,這種巧合便和陰謀論一樣不靠譜。

當然,尋找這樣的證據還需要時間,眼下飛機殘骸還沒有打撈出來,黑匣子定位更可能需要經年累月的大海撈針,對于遇難者家屬和眾多懷疑者而言,眼下不得不接受這個不愿接受的結果。但是,請相信,這一定不是結局,終有一天,會知道在MH370航班最后的7個小時,天上和地上,到底發(fā)生了什么,會知道有些人為什么不愿意讓我們知道。

人在做,天在看。

昨晚,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證實,馬航MH370客機在南印度洋墜機,無人幸存。

我們等來了結果,卻是最不希望看到的結果。17天來,很多人心中隱隱的不安,時而迸發(fā)的希望,等待結果的焦慮,解開懸念的迫切心情,都在這一刻瞬間泯滅。聽到宣布的結果,我們心情沉痛無比。

這17天來,全世界都在祈禱,多國竭盡全力搜救,一切努力是為了找到他們。人們猜測各種情形,只要是有乘客幸存的可能性,一切情形都可以接受。但現在,所有的努力都無力回天,所有的希望都已破滅。我們唯有面對事實,沒有奇跡,只有悲傷。愿逝者安息!

簡直不敢想象家屬的心情,這17天來,他們一定是度日如年,注定是帶著焦急、疲憊甚至憤懣等待各路消息,與各方交涉,直到這一天,他們才意識到與家人原來已經永遠訣別。我們還能做什么?一切都微不足道,但一切可以告慰逝者、安撫家屬的工作,都還要竭盡全力去做。如何善后,如何救助,如何開導,所有可以想到的細節(jié),都不應被忽視。政府要充當他們堅強的后盾,對外交涉方面,組織援助方面,應有周到的考慮。志愿者需要鼓勵起來,家屬有些什么需求,希望能做到充分滿足。

結果等來了,但不等于搜索結束。馬來西亞方面證實飛機墜毀,這是根據英國調查局得到的結論,是“根據衛(wèi)星數據分析”、排除合理懷疑后的結果,也就是說,這一結論等待更詳實信息、第一手證據的確證。目前還沒有打撈到殘骸,既然已確定墜毀地點,也探索到了疑似殘骸物,搜索力量應該還會、也應當繼續(xù)加強。南印度洋,澳大利亞珀斯西部,全世界的目光都開始集中在這里,我們等待更多的信息,等待疑團進一步打消。

接下來,需要充分調查,真相一定要繼續(xù)追問。這17天來,有太多的疑問縈繞人們心頭,搜救、調查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線索浮出來,并指向了不同的方向,喻示著各種可能性,不能不叫人充滿各種聯想。墜毀的原因到底是什么,這17天來到底發(fā)生了什么,飛機上曾經發(fā)生過什么事情?這些疑問需要解答,追問真相不能放棄,需要獨立、專業(yè)的調查,需要權威的答案,需要解除所有的疑惑,需要讓整個過程盡可能還原,更不能有一絲秘密隱藏,找到并追究責任。

在調查結果的基礎上,針對航空安全應有反思。乘坐飛機一直被認為是最安全的交通出行,空難率被認為非常之低,但近年來的幾次空難讓人對航空安全產生了憂心。馬航MH370事件,給人們帶來更多的心理陰影,這不僅是墜毀、事故的陰影,失聯過程中,搜索迷茫、真相迷失、疑團密布帶來種種無力感,這些都讓人心情倍感沉重,陰影甚至要延續(xù)更久的時日。人類航空史上,這是一個讓全世界永遠無法忘卻的悲劇,甚至反思都將可能是曠日持久的一個過程。

繼續(xù)搜索,組織善后,追問真相,確定責任,以及展開深遠的反思,這可能是我們能夠做的、可以告慰逝者的方式。

馬方僅僅根據英國方面的數據分析,就發(fā)布確認飛機墜毀的結果,仍然缺乏實物證據的支持。即便飛機墜毀,也不等于所有乘客全部遇難。

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于昨日22時召開緊急記者會,稱根據最新的分析成果,英國航空失事調查局得出結論,此次MH370航班是按南部航線飛行的,最后位置是在南印度洋。收到的證據顯示,飛機在南印度洋墜毀。

從3月8日凌晨與地面失去聯系起,馬航MH370航班就牽動著全球億萬顆心,大家為機上搭載的來自13個國家的239人默默祈禱,越南、美國、澳大利亞等多個國家,參與到搜救工作當中去,機上有154名本國同胞的中國政府,則更是以史無前例的力度和規(guī)模,投入到這場搜索和拯救行動中去。

各種傳聞,挑戰(zhàn)著人們的神經承受能力,也引發(fā)了各種版本的猜想和推測。各種說法和想法應有盡有,但其中最多的,還是懷著善意期待著,希望這只是一場自擺烏龍的虛驚,很多人甚至夢想,希望在某天早晨從夢中醒來時,從網絡或手機上得到消息,飛機奇跡般地降落在某個無人的小島上,幸存的人們正等待著救援……

但很遺憾的是,這樣的美好場景,還只是想象而已。昨晚的發(fā)布會,開始讓大家不得不面對現實最殘酷的一面。消息一發(fā)布,中國的網絡上點起一片蠟燭。

然而,馬方僅僅根據英國方面的數據分析,就發(fā)布確認飛機墜毀的結果,仍然缺乏實物證據的支持,可以說是押上了國家信譽。鑒于此前馬方信息發(fā)布出現的多次誤導,輿論對其有保留看法,也在情理之中。

在昨晚的發(fā)布會上,馬來西亞總理只是透露一個結論,但是要想公眾接受這個結論,馬方需要提供更多詳細信息。如果說通過衛(wèi)星數據分析飛機墜海是符合邏輯的話,那么馬方為什么能斷定所有乘客無生還可能呢?在飛機一個碎片都未被證實的情況下,就給乘客的命運下定論,或許為時尚早。希望馬方在今天的發(fā)布會上,重點就此事作出說明。

另外,即便確認飛機墜毀,仍然并不意味著馬航事件的真相。整個事件究竟是誰策劃實施的,背后動機是什么,當時飛機上究竟發(fā)生了什么,誰又該為此事件負責?一團團迷霧仍然有待揭開?,F在的消息,只是看上去更加接近真相而已。飛機乘客親屬以及公眾仍然有權利繼續(xù)追問真相,也有權利知道真相。要調查出真相,仍然需要各方付出艱苦的努力,其難度或許比找到飛機更加困難。而且,其中涉及的利益糾葛,也可能會成為掩蓋真相的障礙。

即便飛機墜毀,也不等于所有乘客全部遇難。只要還沒有找到飛機,各方仍需繼續(xù)加強搜救,哪怕只有萬分之一的生還希望,也不能輕言放棄。

傳言滿天飛,真相似乎也越來越在眼前。澳大利亞20日宣布在南印度洋發(fā)現兩塊疑似飛機殘骸的物體,這為找到已失聯13天的馬航MH370航班的下落提供了最新線索。所有人都盼望謎底能夠盡快揭開,但我們又要有心理準備,為可能的失望結果做好足夠預計。

自本月8日MH370航班失聯以來,各國展開的搜尋工作及相關傳聞,其間的撲朔迷離、驚驚乍乍,已遠超好萊塢電影中設計最為精致復雜的劇情。天地悠悠、滄海茫茫,一個飛機引發(fā)的懸案,又將人類智慧在自然造化面前的無奈展露無遺。那“無知之幕”是如此廣大,以致我們一味沉迷于推想和猜測而忘記要去思考:假如下次又發(fā)生類似事件,該如何從本次搜尋經歷中吸取經驗教訓?

馬航飛機失聯,也是一種危機事態(tài)。當事國馬來西亞政府在處理危機的過程中,雖盡心盡力,但各種應對失據、混亂連連,也暴露了政府危機管理能力的不足。而其他不少國家傾力投入的國際救援,則是各自為戰(zhàn),缺乏統一協調,降低了搜尋的效率。這兩個星期的搜尋活動,給中國的啟示應該主要是兩個:

第一,要有專門的應急機構和成熟的應急機制。本月以來,中國已接連發(fā)生兩起驚動性事件,當“3·01”昆明火車站慘案的痛苦還在彌漫時,MH370航班失聯的消息接踵而來,雖然后者并不發(fā)生在中國,但機上乘客大部分是中國人,航班目的地也是中國,因此還是與中國密切相關。中國在這次搜尋活動中的表現是可圈可點的,太空的衛(wèi)星、空中的飛機和海上的艦船在很短時間內悉數出動,讓人們看到了中國政府維護其公民生命安全的態(tài)度、能力和意志,給失聯飛機乘客的親屬以強大心理安慰。

但我們不能就此滿足。最近出現的危機事態(tài),對中國的挑戰(zhàn)還不算很大,未來有沒有可能突然冒出比這更為棘手難測的危險情況?而且可能不光發(fā)生在國內,還有可能發(fā)生在海外,這是極有可能的。大國是復雜體系,由于內部構成眾多,對外聯系也更綿密,各種難防疏漏天然就會更多,突發(fā)危機事件發(fā)生的概率也就越大,強度也就越高。中國多年來的快速發(fā)展以及海外利益的迅猛增多,更加劇了這種復雜性。處理疑難疾患,要有大國的辦法。不久前決定成立的國家安全委員會,就是一個必要的舉措。國家應急處理要有專門機構,而且機構和權力必須集中統一,在平時就針對各種可能發(fā)生的突發(fā)危機事態(tài),制定相應的應對措施、形成完善預案,做到有備無患,在任何時候都應對裕如。

第二,中國要為在一些國際危機事態(tài)中承擔領導性國家的作用,做好心理、物質和機制準備。MH370失聯這些天,馬來西亞政府左支右絀,窘態(tài)畢露,明顯有心無力。為搜救提供更多力量支持的,則是中美等大國。人們對搜救出現轉機的期待,同樣是對這些大國而非馬來西亞。這道出了國際社會的一種事實:大國與小國,在抽象的主權上是平等的,但在國家能力、責任和影響力上,肯定是不平等的。

法國哲人托克維爾早在19世紀30年代就精辟地指出了這種差別,他說大國追求的是永恒和偉大,注定要承擔普遍的責任,小國追求的是安逸和幸福,不會有那樣的擔當、國際感和救贖意識。他的這句話從古到今都沒有過時:“大國之所以繁榮,絕不是因為它大,而是因為它強。因此,力量一向是國家幸福和生存的主要條件之一?!?/p>

中國不要像以往有些國家那樣熱衷于追求霸權,但要逐漸習慣成為國際體系中的一個領導型國家。當類似馬航飛機失聯這樣的事件突然而至時,世界各地的人們都會對有能力的大國抱以更多期盼,大國義不容辭承擔起一定的國際責任,既是救急濟難,也是對自身威望的一種積累,客觀上利人利己,對建設和維護和平穩(wěn)定的國際秩序是莫大助益。

中國重建國際理想主義、充任領導性國家角色的過程,不會一蹴而就。國際性的危機事態(tài),事實上是中國可以“利用”的機會,只有在面臨現實急迫危難時,國際政治市場中才會產生建立相關國際機制的需求。把危機做成機會,不妨就從這次馬航飛機失聯事件做起,推動與周邊東亞國家建立共同安全防護機制,初始針對自然災難或突發(fā)事故,以后逐步推廣、延及多種領域和多個層面,點滴積累,與時增益,開創(chuàng)中國發(fā)揮領導性作用的亞洲和平。

程亞文(北京學者)

只要信息不是杜撰的,公布總好過掩藏和沉默。如果沒有權威信息滾動播放,只會有更多的謠言和小道消息滋生。

自從3月8日馬航MH370失聯之后,全世界的公眾和媒體都在追逐各種“最新消息”,目前最新的“最新消息”是,昨天澳大利亞宣布發(fā)現疑似馬航客機物件。但經歷了幾輪翻來覆去的信息轟炸之后,許多人對這則消息已不再感冒。近日網上流傳這個段子頗能反映人們的新聞疲勞——“航班失聯十來天,每天上午是造謠時間,下午是辟謠時間,晚上是競猜時間?!辈粌H網友有這樣的觀感,還有媒體總結說馬航事件在輿論空間陷入了謠言的“漩渦”。

這些輕巧的議論,忽略了這件事中發(fā)掘有效信息的真實難度,同時也是對搜救各方、信息發(fā)布方和媒體這些天表現的誤讀和貶低。

坦率而言,迄今為止公眾能夠看到的真相,與他們對這樁奇案的信息饑渴程度并不相稱。從開始到現在,不只后方的媒體和“觀眾”,連前線的搜救者都多次受到信息的干擾。但平心而論,這些天推動新聞進展的主力,并不是謠言和陰謀論,而是不斷流動的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并不代表真實信息,有些有效信息甚至后來被證實無效,但在未得到證實或證否之前,人們傳播這些信息、推動的相關行動都是有意義的。比如前幾天中國、越南等國在南海開展搜救,事后雖然被證明是沒必要的,但以當時的信息掌握程度,各國第一時間派出力量在可疑地點搜救,這是對生命負責的表現。我們不能事后諸葛亮地否定人們當時的努力。

這次航班失聯是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對搜救工作如此,對新聞傳播也是如此。看了第二天的新聞再來嘲笑第一天的報道,這很容易。但第一天的新聞出現時,人們并不能預料第二天的進展,更無從根據未來的信息指導行動。

其實,人們之所以總有“信息不斷被推翻、否認”的觀感,正是各種信息及時公布的結果。試想,如果有關各方在找到航班之前一直不發(fā)布消息,等到拿出“完整的真相”,再來場一步到位的新聞發(fā)布會,這樣大家就滿意了嗎?當然不會。

相反,權威信息的不及時只會誘導謠言的滋生和傳播。事實上,這一事件的重要程度和蹊蹺程度,早已決定了它的受關注程度。如果沒有權威媒體動態(tài)滾動播報的“馬來西亞方面消息”“越南方面消息”“美國方面消息”“澳大利亞方面消息”,人們也許只會傳播更多的“匿名航空專家分析”“絕對靠譜的馬航事件真相”“朋友的表妹在英國看到……”

只要所有信息不是杜撰的空穴來風,公布總好過掩藏和沉默,信息流動的過程,也是辨別正謬的過程。這次微博、微信上也有一些謠言接連出現,但隨著權威信息的迭代披露,那些老的謠言早已失去市場,一些新的謠言也正喪失魅力,它們徹底失效只能等待真相進一步曝光。

當然,應該理解人們對真相的渴求、對生命的關注,但公眾也應對各種信息的涌現有心理準備,對真相的逐漸浮出保持耐心。

□西坡(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