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問政參與者為何都是老面孔?
www.fjnet.cn?2013-02-01 15:27? ?來源:南方日報 我來說兩句
積極參與網絡問政只為清遠更好 作為一個積極建言的網民,剛剛獲得了“十大網民”的稱號,風之龍卻經常被誤解。比如網絡論壇上,經常有其他網友認為風之龍“肯定是什么學者”,甚至有時因為幫政府說話,而被誤以為是“官方人士”。 為什么還要在誤解中繼續(xù)發(fā)帖給政府建議呢?風之龍在帖子中寫道:“實際上,我不但只是一個普通打工仔,而且文化程度也僅僅是高中畢業(yè),既不是專家,也不是學者,更談不上是什么有身份的人。我之所以能夠花那么多時間去參與網絡問政,之所以愿意花那么多時間去對政府提出那么多意見和建議,純粹是基于一種希望,希望我們的社會變得更好,希望我們的體制會不斷地得以改良,我更希望我們的收入會得到提高。正是因為這種希望,才讓我對網絡問政一直保持高度的熱情,因為這個平臺,可以讓我這個百分百草根階層,有了和職能部門對話的空間。 每逢風之龍在論壇上就某些現象提出觀點時,總會不可避免地遇到潑冷水的人,認為風之龍所做“只是擺場面的事情,根本沒有意義”。但風之龍卻堅信,第一次沒有用,第二次沒有用,第三次或許也沒有用,但第四、第五、第六、第N次,肯定有一次是有用的,但如果我們不去做第一次,其結果肯定是沒有用。 風之龍認為,這恐怕也是那些在網絡問政中堅持下來的“老面孔”們的希冀。 請多尊重網絡問政參與者的“心血” 但在總結出清遠網絡問政如此低的回應率之后,風之龍也不免有些灰心。“很多網民不是不想對政府說一些什么,也不是不想對政府部門提出一些建議,但他們得到的答復往往就是:已經轉某某部門跟進,或者只是一句:已采納,既不提供任何對話平臺,也不讓提出意見者,得到應用的答復?!备尵W民心寒的是,風之龍寫道:某些網絡問政平臺,對一些他們認為不采納的意見,給出的回應僅僅是:不采納。 風之龍認為那些給出自己意見的網民們付出的心血是網絡平臺管理者所不能理解的?!皢栒膮⑴c者在平臺上發(fā)布建議,是需要花多長時間去觀察和思考的。他們的問政帖子,或許內容不太成熟,或許建議不太合理,但如果得到的答復僅僅是一個‘未采納’,究竟有多少個人,會愿意在‘未采納’中堅持下去呢?能堅持下去的人,如果越來越少,那么網絡問政這種有效的問政方式,會不會最終成為空中樓閣呢?” 因此他認為,其實網絡問政平臺要繼續(xù)發(fā)展壯大,離不開各政府職能部門的支持,更離不開眾多參與者的參與。在新的一年,風之龍寫下關于清遠網絡問政之路的心愿:問政平臺的管理者,多尊重一下網絡問政參與者的“心血”,因為他們的每一條意見,每一個文字,出發(fā)點都是基于對政府對各職能部門的愛護,是基于對改革的信心之作。(記者 蔡佳倩)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1-30]重慶政協(xié)委員吁規(guī)范網絡問政制度 重監(jiān)督提實效
- [ 01-28]"政"聲音傳遞正能量 網絡問政問出"好聲音"
- [ 01-25]代表委員熱議網絡問政:善用新媒體傳播正能量
- [ 01-23]江西網絡問政漸受關注 19個廳局將開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