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開湖南漣源“蘿卜招聘”的謎團
www.kejuu.com?2012-03-20 16:23? ?來源:中國共產(chǎn)黨新聞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據(jù)3月19日《新京報》報道,湖南漣源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招聘15人,12人疑為干部親屬。漣源的這次公開招聘,由于涉及領導的親屬關系和“打招呼”問題,在社會上引起軒然大波,雖然當?shù)卣鞒隽嘶貞徒忉?,但質(zhì)疑并未根本消除。通過調(diào)查記者發(fā)現(xiàn),一些考生確實與當?shù)馗刹坑杏H屬關系,而有關部門在考試環(huán)節(jié)設置、分數(shù)計算和報名資格審核等方面也確實未能給出令人信服的解釋,本來應該公平、公正的招聘,最后卻成為一個謎團。 筆者看到這個新聞后,對這個“謎團”見怪不怪了。近年來,網(wǎng)友把那些其實早已內(nèi)定好人選,然后量身定制出招聘條件的所謂公開招聘戲稱為“蘿卜招聘”。從報道來看,湖南省漣源市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的招聘就是一場“蘿卜招聘”。從近年來媒體的頻繁曝光來看,“蘿卜招聘”已成為當前事業(yè)單位招聘的一塊“唐僧肉”,紛紛被“惦記”與“模仿”。正因為如此,“蘿卜招聘”這一現(xiàn)代鬧劇在許多地方“你方唱罷我登場”,不僅成為招聘的一大“怪狀”,還成了社會的一大“頑疾”。 這種“蘿卜招聘”有它的時代和社會背景。眾所周知,早在二十多年前存在的領導干部子女接班制度,使得基層領導干部子女可以“子承父業(yè)”,在父母提前退休的前提下占住崗位,如今這個制度逐漸取消,而基層干部的子女仍然要就業(yè),有點能力的還好說,沒有能力的父母又不愿意送去大城市打工,那就只能想辦法安排在身邊了。如今公務員招聘往往是省市一級的組織人事部門組織的,有著非常嚴格而又成熟的規(guī)定和經(jīng)驗,非個人能力所左右的,一些“明智”的領導往往不敢妄為。而少數(shù)財政全額撥款的部門或單位在本部門本單位的招聘中,因個別領導有“小算盤”,致使某些主管招聘的領導干部通過鉆政策空子、在考試程序上做手腳,往往會出現(xiàn)“蘿卜招聘”,令人擔憂。 如果任由這種“蘿卜招聘”現(xiàn)象蔓延,我們社會的公共機構性質(zhì)就會發(fā)生變化,變成一些人以權謀私的“土圍子”,容易引起公眾的仇視心理,成為社會矛盾積累的“導火索”。因此,治理“蘿卜招聘”必須要下“猛藥”。首先,對于“蘿卜招聘”事件涉及的當事人必須嚴厲懲處,要拔出“蘿卜”,取消錄取資格,從根本上起到震懾作用。其次,必須完善相關的招聘制度,招聘過程需做到全程公開,并接受公眾和媒體監(jiān)督,變“暗箱招聘”為“陽光招聘”,從根本上減少“人治”,增加“法治”的執(zhí)行力和貫徹力。再者,對“蘿卜招聘”背后存在的權錢交易、公權濫用、瀆職等行為必須一查到底,讓“挖蘿卜坑者”為此種行為埋單,受到丟烏紗帽、蹲牢房的嚴懲,才會體現(xiàn)法律法規(guī)的嚴肅性和威懾力,才能使這樣的“謎團”今后不再上演。 相信,湖南漣源“蘿卜招聘”的謎團,在有關部門的過問下,“謎團”會逐漸解開,還其他考生一個公平的競爭機會。 |
- 責任編輯:林洪熙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