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伏平型關
孫子曰:“知天知地,勝可乃全”。第115師指揮員在大戰(zhàn)前反復查看了平型關的地形,哪怕是每一個最細小的環(huán)節(jié)也不放過。第一次,林彪帶著幾個偵察員,對平型關附近的地形作了一次全面?zhèn)刹??;貋砗螅c聶榮臻等人交換意見,把伏擊的主要地點確定在喬溝。第二次,他帶上團一級的干部和幾個偵察員化裝偵察,為不暴露目標,他特意穿上老百姓的破大褂,扎根布腰帶,頭上戴了一頂山西的氈帽,把自己打扮成本地的農民,并告誡隨行人員,不要交談,不要說笑,以免引起行人的注意。第三次偵察主要是為具體的戰(zhàn)斗部署做準備,偵察得相當細致。
1937年9月23日,在上寨村一家農家大院,第115師召開連以上干部會議,作戰(zhàn)前動員。林彪鼓舞大家,為了提高八路軍的聲威,給友軍以有利的配合,要在平型關打一個漂亮的伏擊戰(zhàn),給日軍以有力打擊。
林彪判斷日軍9月25日可能進攻平型關,命令各部隊9月24日晚12時出發(fā),在天明前進入埋伏陣地。
第115師師部的部署是:楊得志的第685團在東側,李天佑的第686團在西側,兩側夾擊公路,待敵人進入埋伏圈后,東西夾擊,防止敵人向兩側逃跑。在老爺廟缺口處的高地上,下面架起四挺重機槍,兩邊各架3挺輕機槍,一共是10挺機槍。等敵人完全進入后,封住這條唯一的缺口,來個關門打狗。張紹東的第 687團把守在平型關東北的山地上,放過先頭進入伏擊圈的日軍,堵住日軍的退路。楊成武的獨立團在驛馬嶺負責阻擊淶源、至靈兩個方向的日軍援敵。第688 團作為總預備隊,暫時不動。根據這一計劃,師、旅的指揮陣地在中央高地,與團的指揮陣地構成三角形。團的指揮陣地則設在營和營之間,以便及時傳遞消息,協調指揮。
9月23日,林彪就聽當地百姓講,五臺山上空陰云密布,兩三天之內,將會有大雨。如果真下雨,日軍的運輸車就容易陷在泥沼之中,武器火力也會大大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