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成人免费国产|2021国产精品夜夜|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尤物蜜芽国产成人精品区|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软件|色噜噜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视频

楊柳青:情結
www.kejuu.com?2009-10-26 16:43? ?來源:東南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與《福建日報》的情結,應該追溯到我的父輩。福州解放初期,南下回到福建的父親由組織上委派到《福建日報》擔任報社編委兼地方版主編。

那時,剛剛從國民黨反動統(tǒng)治下解放的福建大地,滿目瘡痍、百廢待舉。作為中共福建省委和省人民政府機關發(fā)布方針政策的“喉舌”和聯(lián)系人民群眾的紐帶,《福建日報》在當時發(fā)揮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雖然在報社工作的時間僅短短幾年,父親與同為新中國第一代新聞工作者的叔叔伯伯們,憑借著堅定的信念和不懼困難的精神,為新生革命政權的鞏固,為國家的社會主義建設,為人民群眾過上幸福美滿的好日子付出了艱辛的努力。幼年的我,就是從父親的書桌上,從家中往來的客人與父母的交談中,認識了《福建日報》。

上個世紀60年代,我小學就讀的福州市實驗小學與當時的《福建日報》社正好處在同一條街上。站在校門口西望,便可看見馬路斜對面不遠的報社大門,而報社員工宿舍與我所在班級的教學樓僅一墻之隔。因此,在我的班級乃至整個學校,眾多《福建日報》社的員工子女就成了我的同學、學長和學弟學妹。此時,對《福建日報》又多了一份親近。許是生物基因的傳承,許是家庭氛圍的熏陶,從學會認字,我就對文學讀物的閱讀和寫作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那時,學校為學生們開設了不同的課余興趣小組,我自然而然地參加了其中的“閱讀與寫作小組”。每周一至兩次的興趣小組活動是我在少年時期最喜愛的活動之一。那時,學校常請校外的知名文化人給我們上課。他們當中不乏多年從事文字工作、造詣精深的作家和學者,講的課也很精彩。但我最喜歡聽的則是幾位來自《福建日報》的著名編輯和高級記者講的課。在課堂上,新聞工作者們以其豐富的人生閱歷和工作經(jīng)歷,將他們在采訪和辦報過程中的各種見聞、趣事,蘊涵著深刻的人生哲理及新聞寫作知識,深入淺出、妙趣橫生、侃侃而談,引得同學們時而專注、時而捧腹。那來自廣袤的語言世界的精靈就象“潤物細無聲”的綿綿春雨,滴滴沁入莘莘學子渴求知識的心田。

也就是從那時候起,我對“記者”這個稱謂產(chǎn)生了無限的憧憬,立志長大以后一定要當一名《福建日報》社的新聞記者。隨著“文革”的到來,不諳世事的我中學還未畢業(yè)就過早地結束了學業(yè)走向社會,心中那個 “當《福建日報》記者”的美好理想從此灰飛煙滅。在那個文化的大毀滅時期,是非顛倒,善惡混淆,能看到的“紅寶書”以外的書報真的很少。平日一旦從同學或小伙伴手中如獲至寶般借到幾本“禁書”,便興奮得不能自己,卻只能瞞著大人偷偷閱讀。此時,日復一日且可以堂而皇之閱讀的,也就是北京的《人民日報》、《紅旗》雜志以及本省黨的機關報《福建日報》了。當時全國人民的革命功課中有一項叫“天天讀”。

作為車間班組的“讀報員”,我每天要在“天天讀”學習會上,朗讀《福建日報》上登載的“最高指示”,朗讀“兩報一刊”社論,朗讀工農兵群眾寫的“大批判”文章。無形中,《福建日報》成了我每天因為必讀而必看的“文學作品”。非常歲月中與《福建日報》結下的情緣成為我腦海里又一道難以抹去的記憶。光陰荏苒,時光飛逝,四十余載彈指間。如今,老父親已經(jīng)作古,而終于沒能當上《福建日報》記者的我,也即將結束近40年的工作生涯。看到《福建日報》為紀念新中國60周年開設的“我與福建日報”征文專欄,一貫倦怠于動筆的我,忍不住寫下這段文字,聊以慰藉今生心靈深處埋藏的《福建日報》情結,暨告慰遠在天國的《福建日報》老一代報人--我敬愛的父親。(父親是楊伯彤)

(作者單位為省移民局)


責任編輯:趙舒文
相關新聞
更多>>視頻現(xiàn)場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