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首個國際機場
![](../../../images/attachement/jpg/site2/20090826/00219b756a8f0bff9ecb43.jpg)
?廈門成立特區(qū)后,交通狀況亟待改善。1981年9月,國務院批準廈門國際機場的修建報告。如果按老辦法老程序來訂計劃、上項目、投資,必將坐失良機。于是,福建省委、省政府決定自籌資金。1982年1月,廈門國際機場一期工程在高崎機場原址破土動工。這是我國第一個由地方自籌資金建設的機場,也是我國大陸運用外國政府(科威特)貸款建設的第一個機場。1983年7月30日本報報道廈門國際機場空中試飛成功。1983年10月23日本報一版報道了22日廈門國際機場舉行通航典禮,當晚省政府、廈門市政府和國家民航局在廈門賓館舉行酒會,歡迎前來參加廈門國際機場通航典禮的海內外嘉賓。同日,本報發(fā)表了社論《一次成功的起飛——熱烈祝賀廈門國際機場通航》。
?福建高速公路零突破
![](../../../images/attachement/jpg/site2/20090826/00219b756a8f0bff9ed744.jpg)
?交通的閉塞,讓福建一次次與發(fā)展機遇失之交臂。這一狀況在1997年發(fā)生了改變——當年,被稱為“八閩第一路”的泉廈高速公路正式通車。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間,終于有了第一條快速通道,它加速了沿線經(jīng)濟帶的崛起,每個出口都成為外商的投資熱土。這是福建省第一條部分利用世界銀行貸款建設、全封閉的高速公路。1997年12月16日本報一版刊登《譜寫福建公路歷史新篇章,奏響現(xiàn)代化交通建設凱歌 泉廈高速公路順利通車》的消息,同時刊登新聞通訊《“高速”凱歌——泉廈高速公路建設紀實》。
?“9·8”開啟福建走向世界之門
![](../../../images/attachement/jpg/site2/20090826/00219b756a8f0bff9edf45.jpg)
?1987年9月6日,由廈門、泉州、漳州、龍巖四個地市聯(lián)合主辦的“閩南三角區(qū)外商投資貿(mào)易洽談會”在廈門開幕。這是中國最早舉辦的明確以招商引資為主題的投資貿(mào)易洽談會,此后逐步升級為福建投資貿(mào)易洽談會、中國投資貿(mào)易洽談會、中國國際投資貿(mào)易洽談會。作為展示八閩風貌、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9·8”成為福建擴大開放、招商引資的有力助推器。1989年9月12日本報報道省外商投資貿(mào)易洽談會取得豐碩成果,簽訂外商投資項目合同534項,利用外資金額6.9億美元,均超過上屆“洽談會”,外貿(mào)出口成交額1.98億美元。同日配發(fā)本報評論員文章《堅持開放 擴大成果》。此后,幾乎每年的“9·8”都成為本報報道的重頭戲。
?廈門特區(qū)首家外商獨資企業(yè)
![](../../../images/attachement/jpg/site2/20090826/00219b756a8f0bff9ee846.jpg)
?1984年7月5日本報報道廈門經(jīng)濟特區(qū)首家外企印華地磚廠建成投產(chǎn)。印華地磚廠(后改名為印華地磚有限公司)是新加坡印華企業(yè)有限公司在廈門經(jīng)濟特區(qū)投資450萬美元獨資興辦的,采用西德雷特、林格等公司先進技術和全套自動化設備,可年產(chǎn)7000萬塊優(yōu)質地磚,只需50多名生產(chǎn)工人和管理人員。省政府賀信稱該企業(yè)“在實踐中表現(xiàn)出勇敢開拓的精神,不怕困難堅忍不拔的毅力,與特區(qū)共同探索經(jīng)濟合作道路的誠意,這些都是特別值得贊揚的?!?/p>
?廈門特區(qū)首個引進大項目
![](../../../images/attachement/jpg/site2/20090826/00219b756a8f0bff9ef147.jpg)
?1984年7月25日本報報道廈門引進美國柯達公司彩色感光材料生產(chǎn)技術和生產(chǎn)線,這是當時我省最大的引進項目,榮毅仁副委員長出席簽字儀式。根據(jù)這天簽訂的合同,美國柯達公司將向廈門感光材料有限公司提供生產(chǎn)符合柯達技術、質量標準的彩色Ⅰ型膠片和RC78型彩色相紙全套技術、工藝、訣竅和一條生產(chǎn)1100萬平方米彩色感光材料生產(chǎn)線設備,并負責培訓我方技術人員。這個項目投產(chǎn)后,將使我國民用攝影的彩色化率從原有的5%以下提高到20%。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