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來了婦聯下派的駐村第一書記 當年“空殼村”今日“桃花源” □ 呂田田 楓元村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建寧縣溪口鎮(zhèn),總面積15.2平方公里,距縣城7公里,是革命老區(qū)基點村,是當地以生產雜交水稻種子、黃花梨等農產品為主的特色農業(yè)大村。 雖然土壤肥沃、自然資源豐富、區(qū)域優(yōu)勢明顯,但村民生活水平卻上不去,生活環(huán)境臟亂差,可謂3年前的楓元村村貌。2013年,楓元村有貧困戶60戶114人,農民人均純收入10393元,全村村財收入僅2.1萬元。 2014年4月,福建省婦聯下派的駐村第一書記郭小娟來到了楓元村,開始了各項扶貧工作。3年來,在福建省婦聯和當地黨委政府的支持以及全體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楓元村開啟了它的“逆襲之路”,現有貧困戶驟降到13戶29人。2016年,農民人均純收入13400元。上月,郭小娟結束了掛職任期。近日,建寧縣委為福建省婦聯送來“情系蘇區(qū),傾心幫扶”的牌匾,以示感謝。 深入了解村情民意 “深入群眾了解真實情況,是做好精準扶貧工作的基礎?!背醯綏髟?,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郭小娟在村“兩委”干部的帶領下,走遍了所有8個自然村的500多戶村民,做了大量的調查準備工作,深入了解村情民意。她發(fā)現,“水”是楓元村的頭等問題,這里不僅沒有標準飲用水,而且小型農田水利設施不足,年久失修。 解決小型農田水利設施不足的問題,就成了楓元村的頭等大事。2014年以來,在福建省婦聯的幫助下,郭小娟先后共爭取近4000萬元的資金和項目落地楓元村,對兩條3公里長的灌溉渠和部分沖毀嚴重的附岸進行維修;建電灌站,解決群眾灌溉旺季生產用水緊張和沖毀農田問題,自來水主管鋪到了村部門口,為村民提供標準飲用水。此外,還完成了最后一條通組道路硬化工程;安裝了路燈;修繕楓元小學校舍等多項工作,真正做到改善村民生活環(huán)境,提升村民生活水平。 結對幫扶助精準扶貧 楓元村是福建省婦聯掛鉤幫扶村。3年來,福建省婦聯從爭取資金、安排項目、組織建設等多方面全力支持楓元村,其中,直屬單位黨支部與楓元村精準扶貧戶結對幫扶,采取縣領導、鎮(zhèn)領導、駐村第一書記、鎮(zhèn)掛村干部、村干部等與精準扶貧戶結對子,確保每戶都有一個村干部和一名黨員聯系,定期到他們家中了解情況,及時解決家中困難。 曾忠平是村里的精準扶貧戶,家里有老少六口人,他的父母都已年邁、無法勞作,妻子要照料兩個小孩,大兒子患有先天殘疾,他一度失去了生活的勇氣與信心。 根據曾忠平的家庭情況,郭小娟為曾忠平量身定做了脫貧方案。郭小娟建議他嘗試制種。在郭小娟看來,制種比較穩(wěn)定,是個好項目。郭小娟說,曾忠平制種后就一發(fā)不可收拾了,第一年種17畝,第二年種40畝,嘗到甜頭后,現在更有干勁了。 除了幫助發(fā)展生產,郭小娟還幫助曾忠平申請了危房同步改造補助,讓他們一家圓了住房夢。經過多方共同努力,曾忠平一家2016年成功實現脫貧。 “輸血”與“造血”相結合 在郭小娟看來,駐村工作不僅是扶貧助困,更是助力發(fā)展。既幫當前又謀長遠,把外部幫扶與激發(fā)內生動力相結合,爭取多方資源、增收節(jié)流,幫助村民增收致富。 同時,郭小娟把產業(yè)幫扶作為長效幫扶的重要載體,先后引進了托斯卡納莊園、鑫錦宏牧業(yè)等企業(yè),引導鼓勵企業(yè)流轉貧困戶土地等方式幫助貧困戶脫貧。此外,她還策劃開展了“賞花節(jié)”等活動,大力發(fā)展休閑農業(yè)、生態(tài)農業(yè),幫助村民增加收入?,F在,楓元村成立了“鄉(xiāng)村游專業(yè)合作社”,讓村民在家門口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真正實現安居樂業(yè)。 如今,楓元村已經成了“梨花千樹雪,桃花相映紅”的世外桃源。2015年,楓元村先后榮獲省環(huán)保廳“生態(tài)村”和團省委“青春家園示范點”稱號。2016年,楓元村被評為“三明市優(yōu)秀基層黨組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