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家庭暴力法的出臺表明了態(tài)度,體現(xiàn)了進步,打通了渠道,劃定了紅線,營造了氛圍,順應了民意。”中華女子學院教授李明舜告訴中國婦女報記者。 李明舜認為,反家庭暴力法的出臺,一是表明了國家對家庭暴力的否定和譴責,宣告了家庭暴力不是個人私事而是社會公害,不是家庭瑣事,而是違法犯罪。二是彰顯了國家對家庭成員合法權(quán)益的保護,是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quán)重要舉措,體現(xiàn)了時代的進步。三是暢通了公權(quán)力干預家庭暴力的渠道,使家庭不再是隔離于社會的孤島,家庭成員面對家庭暴力也不再孤立無助。四是為每個家庭及其成員劃定了行為紅線,任何人都不得越過紅線侵害其他家庭成員的合法權(quán)益。五是有利于營造全社會關(guān)注家庭暴力,反對家庭暴力的良好氛圍。六是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的要求,回應了社會公眾的期待和關(guān)切。 “總的來講,反家庭暴立法體現(xiàn)了民主立法、科學立法精神,考慮和部分吸收了各方意見,有比較大的進步?!敝袊ù髮W法學教授夏吟蘭告訴中國婦女報記者。 亮點一:家庭暴力明確包含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 第二條規(guī)定,本法所稱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jīng)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 夏吟蘭(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家庭暴力的概念比較符合中國國情,基本與國際接軌。從行為類型來看,除了身體暴力,明確包括精神暴力,“等侵害行為”給了法官具體情況的自由裁量空間,可以把性暴力納入“等”的行為類型之中。 薛寧蘭(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研究員):實踐中,家庭成員之間的性暴力客觀存在,已經(jīng)有很多案例。定義雖然沒有明確列舉性暴力,但“等侵害行為”的表述,為日后制定實施細則或司法解釋留有空間。 亮點二:共同生活的人之間實施的暴力行為參照反家暴法 第三十七條規(guī)定,家庭成員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間實施的暴力行為,參照本法規(guī)定執(zhí)行。 薛寧蘭:在附則中增加準用條款,擴大了家庭暴力法的主體適用范圍,有著同居關(guān)系、撫養(yǎng)照料關(guān)系、家庭雇傭關(guān)系等共同生活的人之間實施的暴力行為都可以依照反家暴法規(guī)制。反家庭暴力法不是婚姻家庭法,是社會保護法,家庭成員以外有著共同生活關(guān)系的人之間的暴力和家庭成員之間的暴力具有共性。這樣可以更加有力地保護親密關(guān)系中的受暴人基本人權(quán),也是對我國反家暴運動的總結(jié)。 |
- 2015-12-28解讀計劃生育法 "三孩"為何不"全國一盤棋" 全文|反家暴法明年3月起施行 全文
- 2015-12-28中國首部反家暴法明年3月1日起施行 全文
- 2015-12-28首部反家暴法出臺 “同居暴力”入法
- 2015-12-28首部反家暴法出臺 “同居暴力”入法
- 2015-12-28第十二屆全國人大第四次會議于2016年3月5日在北京召開|首部反家暴法明年3月1日起施行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