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事業(yè)不應該成為一個人的事業(yè)
來源:東南網 2011-10-13 編輯:黃水來
但是,慈善事業(yè)畢竟不是哪個人的事業(yè),因為個人的力量和能力是有限的。慈善事業(yè)的光大和發(fā)展,需要有更多的人跟進和參與。誠然,從事慈善的方式可以不同,有人愿意張揚,有人喜歡低調,這都是無可厚非的。而且沒有“響動”的人,也未必就沒做慈善,“善欲人見,不是真善”的觀念也長期來影響著國人的慈善方式,慈善不宜強求模式,當以有利于社會和大眾為宗旨。但是,陳光標高調慈善還有個目的,就是希望慈善事業(yè)更陽光。因為從媒體曝光的諸多問題看,從事慈善的機構因為工作的透明度不足,已經嚴重地傷害了慈善的公信力,使公眾參與慈善的積極性受到影響。慈善是最不應該缺乏誠信的內核的,慈善的誠信如果受到傷害,且經不起質疑,危害的后果將是不堪承受的。 在經濟生活日益富裕的前提下,慈善事業(yè)已經進入新的發(fā)展階段,面臨著難得的發(fā)展機遇,民間慈善文化也更需要著力培養(yǎng)和發(fā)展。在這個過程中,陳光標確實名如其人,是位標桿式的人物。但是,就慈善事業(yè)而言,陳光標可以“領唱”,但不能總是“獨唱”,而應該形成“大合唱”的局面。而如何形成這樣的局面,正是政府需要思考和著力的。 |
相關新聞
熱點推薦更多>>
互動精選更多>>
東南網旗下網站 | 律師嚴正說明 |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