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包限重令”失效是素質教育的包袱
2016-10-27 16:18:11?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壓迫”這些“00后”的,不僅是作業(yè),還有更直接的——超重的書包。根據(jù)成都青羊區(qū)教育局2007年出臺“書包限重令”,小學、初中學生書包重量應在學生體重的10%以內。以一年級的學生為例,該年齡階(7歲)的男生標準體重為20.2—26.5公斤,女生為19.1—26.0公斤,那么他們的書包應該在2.6公斤以下。然而,10月24日、25日,記者走訪成都多所小學,一年級學生的書包,最輕的也有3.2公斤,最重的達到了6.9公斤。(10月26日《華西都市報》) 小學生的書包有多沉?成都市的調查呈現(xiàn)了一個不可承受之重的事實。即便是最輕的小學生書包,也超過了專家預定的承受重量。一邊是書包限重令早已頒布,另一邊是書包超重令人心痛。沉重的書包背后,承受重壓的不僅有那些天天背著過重書包的小學生們,更讓超重的書包成為素質教育的一個包袱。 書包是學生的一個重要學習工具,承載著學習用品,從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學生學業(yè)負擔的輕重。一個已經超過預定重量的書包,足已讓“書包限重令”尷尬不已。限重令初衷何在?不就是要真正推進素質教育,給學生減負嗎?然而事實并非如此簡單。 除了基本的數(shù)學、語文、英語等課本外,課外練習、工具書、其他學習用具累加起來,無形中就加重了書包的重量。書包動輒超重就不難以想像了。增加學生的動手能力、拓展學習內容確實是素質教育的一個方面,但增加學習的背后,是否考慮到了減輕學生負擔的另一面,顯示更需要認真反思。 為了減輕學生的書包重量,一些班主任還善意提醒學生及家長要定期整理書包,有的學校還提供了書本柜等幫助學生減輕書包重量。但即便如此,有的學生的書包也未見減輕。因為書包要裝的書及其他學習工具不變,再清理也難逃“去零留整”的尷尬。 超重書包背后,是小學生“挑燈夜戰(zhàn)”的事實。不僅在成都,書包超重在全國各地都非常普遍。超重的書包,將會影響中小學生骨骼正常發(fā)育,也難以落實素質教育。在上海,一些書包超重的學校還禁止學生使用拉桿箱式的書包。書包重量難以減輕,又不允許學生使用拉桿箱式書包,著實讓學生和家長為難。 書包超重,可以用“限重令”加以管理。但難以管理的是教育模式和走偏的素質教育。凡是課程都有書本,再加上一些練習用書,各類學習輔助工具,加上體育課還需要學生自身帶上足球、籃球,學生的上學路不沉重才怪呢。 素質教育喊了這么多年,學生學習的東西不見減少,反倒有增無減。看似學的更靈活,更注重以學生為本,但超重的書包,已經將以學生為本的素質教育的偏差暴露無遺。 教學可以根據(jù)新形勢新任務設置教育內容,但要始終圍繞不增加過多負擔,違背素質教育的初衷,違背學生成長規(guī)律這個中心。超重的書包僅僅是一個表象,其背后超重的管理模式和教育模式,才是最需要減負的對象。 ?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