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成人免费国产|2021国产精品夜夜|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尤物蜜芽国产成人精品区|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软件|色噜噜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视频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西岸時評> 民生巷議 > 正文

一副假耳機揭出維權難題

2015-12-21 07:44:29?林風?來源:京華時報  責任編輯:林雯晶   我來說兩句

哈爾濱的尹小姐網購二手名牌耳機,收到后發(fā)現是假貨。申請退貨時賣家卻堅稱是真貨,電商平臺要求尹小姐出具相關憑證,證明是假貨。尹小姐隨后找了5個相關部門卻遭遇“踢皮球”,最終還是靠自己成功退貨,尹小姐說,“我就是一定要討個公道”。

首先,我要為尹小姐的較真點贊——與假貨、問題貨“死磕”到底,是每一個消費者的權利。點贊之余,更多則是憤怒與尷尬。買到假貨,憑什么要消費者自我舉證?說好的“七天無理由退貨”去哪兒了?目前售假店鋪依舊正常營業(yè),相關部門的監(jiān)督、監(jiān)管責任何在?

“互聯網+”時代,最該“+”的是消費者的權益保護和商家制假販假的法律代價,而不是消費者的維權成本。對此,電商平臺首先要對商家嚴格把關,相關部門也要利用新技術、新思維充分履行監(jiān)管職責,打通維權障礙。一句話,破除網購維權難,關鍵就在政府部門和電商平臺扛起責任,而不是將消費者置于艱難維權的第一線。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心情版
相關評論
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fā)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