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省委書記尤權在福州會見了秦國前副總理、亞洲和平和解理事會主席素拉杰?沙田泰博士一行。素拉杰博士此行是來閩參加亞洲合作對話(ACD)——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論壇暨亞洲工商大會的。而第二天,即5月18日,首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博覽會暨第十七屆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在福州開幕。該盛會以“開放合作、互利共贏,開創(chuàng)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新愿景”為主題,是集商品貿易、服務貿易、投資合作、旅游合作和文化交流為一體的綜合性展會,來自49個國家和地區(qū)的1850個參展企業(yè)與會,為中國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qū)的經貿交流與合作搭建重要平臺。 >>>進入新聞專題 海上絲綢之路,指的是古代中國與世界其他地區(qū)之間進行經濟文化交流的海上通道,這是一條由當時東西方之間一系列港口網點組成的國際貿易網。這條路線,最早可追溯至漢代,而在繁盛的唐、宋、元時期,中國境內已有眾多港口因之而興。這其中,就有泉州、廣州、寧波等主港及諸多支線港口。而位于福建省的泉州則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 海上絲綢之路聯(lián)結著中國與東南亞乃至更遠的諸多國家,促進了不同地域人們的交流,豐富改善著不同地域人們的生活。但隨著明清王朝海禁政策的施行以及其后的諸多原因,這條重要的海上貿易之路沉沒在了歷史之中。但時代的發(fā)展并未讓它消沉,而是對它的需要更加強烈——因為貿易與交流恰是人類的天性。正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之下,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成為一項重要的國家戰(zhàn)略。 如今,我們在談到海上絲綢之路上,往往在強調經濟交流即貿易的同時,也強調或更加強調其文化交流意義。實際上,在古代,對于當時航行在這條“路”上的人們而言,他們關注的更多的是經濟而非文化,甚至可以說古人的眼中只有經濟。但無可否認的是,正是這種基于利益趨動的經濟貿易,推動了文化的交流——任何貨物,都必然凝結著文化的因素,而任何進行貿易的人的交往,也必然促進相互之間的溝通與交流,促進對彼此文化的了解。 隔閡帶來誤解,交流帶來理解。理解了彼此的共同點,尤其是理解了彼此的差異,才會有真正的友誼。古人如此,今人也如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雖然重點是相關各方經濟的交往,但最終促進的卻不僅僅是各方經濟的繁榮,而是文化的交流,是彼此的理解與尊重。而理解與尊重的結果,便是彼此之間的友好相處,進而是地區(qū)的和平。 如今,中央將福建確立為第二批自由貿易試驗區(qū)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qū),對于作為古絲綢之路起點的福建來說,既是順理成章之事,也是發(fā)展的大好機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博覽會和亞洲合作對話(ACD)的召開和進行,是一個非常好的開端。海上絲綢之路戰(zhàn)略惠及的不僅是福建,不僅是中國,更是沿路相關各國;這一戰(zhàn)略促進的不僅是相關各方經濟的繁榮,更是文化的交流、友誼的加深。也正是在這一意義上,尤書記在與索拉杰的會面中特別強調了“互利共贏”。 |
相關閱讀:
- [ 01-30]尋根媽祖文化,助“海絲友好之船”起航
- [ 05-12]“海絲”要把“中國服務”運出去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