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舉行記者會,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局長張茅在談及網購話題時表示,第三方交易平臺要對網店切實負起責任,并要增加網絡售假的違法成本,甚至將企業(yè)罰得傾家蕩產,市場秩序才能有根本的好轉。 網絡售假之所以猖獗,一是違法成本低。售賣假貨被發(fā)現后,只要把網店關了,再重開一個就行。二是維權成本高。不少企業(yè)對網絡銷售并不熟悉,對于一些網絡維權力不從心,而對消費者來說,要不就是沖著“高仿”貨和假冒而買的,要不就是苦于取證難、耗費精力而對維權不了了之。 網購雖是新事物,但在售假的治理和市場的規(guī)范上并非無章可循,無法可施。向網絡售假宣戰(zhàn),需要兩手抓。立法方面,關于電子商務的立法工作這些年來正在完善中。國家工商總局去年已出臺了《網絡交易管理辦法》,規(guī)范網絡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保護消費者和經營者的合法權益。2014年新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也有專門針對網絡消費的商品七天之內可以無理由退貨等條例。有了法律的保障,還必須要落到實處方能見實效,提高違法成本,罰到售假者心驚肉跳、傾家蕩產。 另一方面,監(jiān)督也必須跟上。除了相關管理部門的監(jiān)管外,要求平臺加強監(jiān)管的聲音也很多。網上售假不絕的一個重要因素在于開放的網絡交易平臺缺乏前置約束,導致假冒偽劣產品進入門檻低,后續(xù)維權執(zhí)法成本高。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張近東也針對電商售假問題提出提案,建議通過平臺首問負責制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讓互聯網交易平臺承擔起監(jiān)管職責,提高網店的準入標準,而且在出現產品質量問題時,由平臺先行負責賠付,在事后和過程中再追溯商戶的責任。這看似增加了平臺的責任,但事實上,如果哪家電商平臺能夠真的通過消除假貨,最終調整和優(yōu)化自身的運營模式,其將在下一輪的競爭中,必當取得先機。 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吹散網絡售假污染市場環(huán)境的灰霾,更好地維護消費者和企業(yè)的合法權益,促進電子商務健康、可持續(xù)地發(fā)展。 摘編自《廣州日報》3月11日文/譚敏 |
相關閱讀:
- [ 03-11]重拳出擊向網絡售假宣戰(zhàn)
- [ 01-30]網店售假,第三方交易平臺該擔何責
- [ 12-29]查網售假劣食藥要善待舉報
- [ 07-30]電商不該成為網絡售假的幫兇
- [ 07-29]第三方售假,電商該擔何責
- [ 09-16]依法嚴厲打擊制假售假才能實現公平正義
- [ 11-07]高朋網為何陷入“售假”爭議
- [ 09-08]重慶沃爾瑪屢售假“綠色”豬肉底氣何來?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