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花錢求被告解決信訪另辟蹊徑
2014-12-09 16:27:32?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珠海平沙一百多名老人因不滿30多年前的企業(yè)改制中,身份從國家干部轉換為企業(yè)職工,退休后待遇較公務員相差較大,奔走信訪十余年。為了引導這群“信訪戶”走法律途徑,當地鎮(zhèn)政府去年通過一家鎮(zhèn)屬國企墊付了26萬元訴訟費,幫助老人請律師打官司告自己。 (2014年12月9日南方都市報) 珠海平沙當地政府做事果然不怕找麻煩,居然自己出錢讓當地一百名企業(yè)改制中的老人去執(zhí)法部門打官司告自己。自己掏錢甘愿當被告,當地政府果然是“傻”冒氣,可是當我們仔細品味這一事件后,更應該為當地政府部門這樣的做法點贊,雖說這樣做有損政府顏面,但是對于政府的信訪工作來講,其解決的辦法應該是另辟蹊徑,更值得百姓關注。 信訪工作對于全國各地各級政府部門來講應該是老大難,尤其是基層政府部門,如果在某些工作中對于某些事件處理不當與廣大群眾引起矛盾時,群眾都會走上信訪的道路,有些百姓甚至進京。為了防止這些事件的出現,地方政府部門都會派出工作人員對信訪重點人員進行巡視,再者就是采取各種辦法將其接回。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截訪、攔訪事件出現了,最后的結果是,政府的工作沒做好,讓百姓更傷心。 如何做到依法治訪,對于各級政府部門來講還是一個難題,還沒有什么實際經驗值得借鑒,因此依法治訪這項工作盡管天天提出來,但對于地方政府來講還很難做到。今天珠海平沙當地政府能夠動腦筋,將存在多年的信訪難題引上法制軌道,即使政府花錢了,也應該是一個進步。 不過,點贊的同時,政府在花錢方面也應該做到陽光公示,這錢是如何花的,是不是符合相關規(guī)定,都要讓百姓了解,這樣做更彰顯政府工作與時俱進。切不可在花錢方面有什么其他想法,否則又讓群眾產生新的質疑,得不償失。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fā)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