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轉發(fā)、求幫助,查理,快回家。我愿意用剛訂的一套××××房子作為交換……”17日,杭州一家都市媒體上刊登了這樣一則“尋狗啟事”,并配上了一條白色小狗坐在紅色法拉利轎車上的拉風照片,這則啟事迅速在微博、微信朋友圈瘋傳。(4月19日,新華網) “查理是條狗,走失很揪心。誰帶查理回家,主人愿以房相許?!泵鎸Ψ康恼T惑,你要是當真相信,“干一輩子還不如找一條狗實惠,全家尋狗總動員”,那你就上當了。因為通讀“尋狗啟事”,除了“查理是一條白色馬爾濟斯犬”外,你再也得不到任何有價值的信息,相反查理會幫你把樓盤的區(qū)位特征、“賣點”記得一清二楚。不難發(fā)現,拯救查理無關愛心,只關樓市。 不得不承認,通過公眾瘋狂的轉發(fā)、關注、跟評,“尋狗啟事”吸引眼球的目的已經達到。但樓盤迅速被社會民眾所熟知,就能推動房屋成交量的上升么?答案顯然是否定的。畢竟,曝光度換不來美譽度,靠消費愛心吸引來的關注,會隨著真相大白轉換成“用腳投票”。用此等接近于“下作”的歪招,妄想換取樓市“回春”,絕對是一廂情愿。 盡管,“以狗換房”這種劍走偏鋒的營銷推廣形式,被某些商家和媒體理解為“在商言商”。但商業(yè)行為也應該具有責任心和底線,公司一旦丟掉了社會責任和公共形象,就會讓創(chuàng)意“跑偏”,其效果可想而知。試想,在這個房地產的“寒冬”,拿狗消費公眾的愛心,公眾還有持幣待購的熱情?商家應該意識到,守住倫理道德的底線,讓公司形象不“打折”,才是最有價值的廣告! “千招萬招,不如一個實招?!笔聦嵣希嵴泻茈y正著,更換不來樓市逆襲。因此,房地產企業(yè)與其“以狗換房”,不如降價賣房。少打一些法律的“擦邊球”,多流淌一點道德的“血液”;少搞一些噱頭,多一點與消費者真實互動;少一點“買一送一”的虛招,多一些以價換量的促銷,都比“以狗換房”來的實惠些。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