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同志有個“未便再薦”的故事。李淑一是烈士遺孀,又是楊開慧的親密朋友,能詩善文,有人請求毛澤東將她推薦到中央文史館。1954年,毛澤東為此寫信給秘書田家英說:“有人求我將她薦到文史館為館員,文史館資格頗嚴,我薦了幾人沒有錄取,未便再薦。擬以我的稿費若干為助,解決這個問題,未知她本人愿意接受此種幫助否?” 從古人“外舉不棄仇,內(nèi)舉不失親”,到伯樂相馬,再到賽場選馬,其要都在一個公字。文史館選人以嚴而拒納,毛澤東同志“未便再薦”,同樣為了一個公字。但何以能守公、秉公、達公?關鍵就在于以公為念、以嚴律己。毛澤東不因私誼而廢公事,不因感情而棄公道,正是對公與私邊界的嚴格恪守。習近平同志告誡各級領導干部,要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為的就是涵養(yǎng)共產(chǎn)黨人的尚公、奉公精神,以嚴護公道、以嚴守正道。 俗言說,公道自在人心。在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公即是一種高境?!秴问洗呵铩吩v“天無私覆也,地無私載也,日月無私燭也,四時無私行也。行其德而萬物得遂長焉?!闭^“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無私、為公自古即成圣賢崇尚而修養(yǎng)練達的文化情懷。對于為政者來說,公更是一種無上追求。從“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到“公生明,廉生威”;從“圣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公文化”可謂源遠深厚。 誠然“有公心必有公道”,但惟有始終從嚴養(yǎng)性,才有公心源深而不斷。固然“天下非一家之私”,倘遇公與私之利害得失權衡,惟以從嚴約己方能去私心。對于領導干部來說,從嚴要求自己,才能養(yǎng)其公心、成就公道。有的人走上從政之道,原本就想撈一把,正所謂“當官不發(fā)財,請我都不來”。有的人雖以“公天下”自況,但在權、錢、色面前把持不住自己,以致廢除公道、大開私門。惟以嚴養(yǎng)一顆公心,善守嚴、恒持嚴,面對歪風邪氣而堅決抵制,面對私利誘惑而穩(wěn)得住心神,如此不斷砥礪淬煉,方能超然物外、寵辱不驚,最終就公義、守正道。 還必須看到,身為領導干部,手中多多少少都有一點權力,如果不能嚴格監(jiān)督、嚴加約束,就不能保障權為民所用,做到秉公用權。我們說,作為黨的干部,就是要講大公無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但只有從嚴治黨、從嚴要求、從嚴制約,才能促進各級干部不斷破除私心、成全公義。自古而今謀私者甚眾,棄清廉、納貪賄、縱私欲者不絕,固與律己不嚴有關,也與外在約束過寬過松有關。今天,從“鐵八條”,到反“四風”,我們黨不斷織密織牢紀律與制度之網(wǎng),為的就是強化剛性約束,從嚴管理,促使各級干部一心為公、謹慎用權。在這個意義上講,嚴就是公道,嚴就是公序,嚴就是公正。 明代名臣于謙有詩云“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對于今天的領導干部來說,不管是自律以嚴,還是他律以嚴,有嚴才有清風正氣,有嚴才有民心公論。在推進治理過程中,嚴格約束自己,嚴守用權邊界,嚴禁行為出格,必能堂堂正正、光明磊落,也才有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
相關閱讀:
- [ 02-07]別讓“壓歲錢”壓垮了清風正氣
- [ 01-02]領導帶頭才有“無煙清風”
- [ 12-24]加強奶粉銷售監(jiān)管,還市場清風正氣
- [ 11-19]用看得見的“紅線”換來更多“清風”
- [ 09-17]清風當伴中秋“潔”
- [ 07-31]文明“蹭涼”,夏天里的清風
- [ 05-03]背詩免票:一股傳統(tǒng)文化的清風
- [ 11-13]“自曝家丑”換來了效能清風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wǎng)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wǎng)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wǎng)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wǎng)藥品信息服務(閩)-經(jīng)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wǎng)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jīng)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