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不僅是一個家族的性格特征,也是一種家庭內部的道德規(guī)范。然而在我們的年代,家風已是一個非常陌生的話題?,F在的家庭單元小到一兩個人,家族意識不斷消減,家風自然會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 從《顏氏家訓》到《曾國藩家書》,家庭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里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墒?,我們現在都成了“沒有家風的孩子”。若要追問緣由,最重要的原因,當屬城鄉(xiāng)貧富懸殊背景下的人口大流動,使宗族家庭功能式微和社會傳統(tǒng)結構解體。游子親近故鄉(xiāng)土地、看見父母親人的時間間隔,都要以年來計算了,家風如何傳承?此外,家庭結構越來越小,從熟人社會到陌生人社會的轉變,也讓家風傳承失去了外在約束。 好家風對我們的社會而言,就是一種道德的力量。如果每個家庭都能傳承優(yōu)良的家風,如果每個家庭成員都能擁有家風意識,令人心寒的社會道德滑坡,也許就能得到有力遏制。重建家風,就要重建家庭觀念,將家庭置于更重要的位置。家庭不該是總被犧牲的角色,而該是我們努力奮斗的目標:為大家無須舍小家,恰恰相反,只有為小家才能為大家。(福建日報) |
相關閱讀:
- [ 02-08]“家風”引熱議 學者:小家庭時代更需傳統(tǒng)家教
- [ 02-07]守護好“做有用之人”的家風
- [ 02-07]央視采訪家風是什么?小孩稱就是爸爸每周打我一次
- [ 12-11]“家風”可正源頭清
- [ 12-11]黨報談個別干部家風問題:溺愛子女敗壞社會風氣
- [ 12-01]有感于周恩來侄女講家規(guī)家風
- [ 07-07]從毛澤東的家風到李先念的家風
- [ 07-01]邵華逝世后,聽毛新宇解讀“毛家家風”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fā)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