摒棄掃墓詬病,別止于提醒
www.fjnet.cn?2013-04-01 16:53? 馮海燕?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道上堵車隊伍“蔚為壯觀”、墓地紙灰“翩翩起舞”、陵園垃圾隨處可見……凡此種種,我們太熟悉了!這幾乎是清明一道道獨特的“風景線”,種種“清明現(xiàn)象”,也常使清明期間市民吐槽忙、部門“提醒”忙、保潔打掃忙。 掃墓詬病,為啥成為清明擺脫不了的“慢性病”始終存在?筆者以為,對于這類“歷史悠久”的節(jié)日病,部門僅止于提醒是遠遠不夠的,相關部門把工作做扎實做細致了才靠譜。 大而化之的“錯開時間”是廢話,信息社會講究的是信息的溝通與交流。莫如各地陵園也通過網站、熱線等開辟一個掃墓預約,統(tǒng)計清明期間每天的掃墓人數(shù)及大致的掃墓時段。通過數(shù)據來說明哪一天哪一個時間段才是真正的掃墓高峰期。縱然不盡詳實,但也是一個相對科學的參考;既然號召公交出行,那么公交公司就該責無旁貸地擔當起緩解交通的使命。清明期間增設公交、增設班次,讓市民乘坐公交“不艱難”,公眾才會考慮放棄私車出行;燒紙錢是中華民族祭祀的“標志性流程”,一些市民根深蒂固的思想觀念未必在短期內能夠徹底扭轉。相關部門只能通過加大宣傳力度、為文明祭掃者贈送鮮花等強化市民的認識。陵園一方面通過喇叭、保潔園、義工等呼吁與勸導市民文明祭祀,愛護環(huán)境,另一方面,不如提供一些器具用以紙錢焚燒,減少紙灰隨風飛揚的可能,也降低保潔園打掃的難度。 無論是追求節(jié)日的內涵還是從維護環(huán)境的角度出發(fā),也不管是為了寄托對故人的哀思還是方便自己出行,低碳掃墓、文明祭祀都應該是清明不變的主題。這里,固然需要市民提高認識、身體力行,但是相關部門除了提醒,創(chuàng)設條件,加強引導,更是非常必要與迫切!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關新聞
- [ 04-05]代理掃墓,您認同嗎?
- [ 04-05]請理解“代理掃墓”的現(xiàn)實無奈
- [ 04-05]代人掃墓是對人類感情的調戲
- [ 04-01]“代人掃墓”是市場經濟發(fā)展的產物?
- [ 03-31]請人代理掃墓,難補心中遺憾
- [ 03-30]清明 代理掃墓
- [ 03-30]代理掃墓:被異化的合理存在
- [ 03-30]清明節(jié)不該只是“掃墓節(jié)”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