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培養(yǎng)孩子“笑”的能力
www.fjnet.cn?2013-03-20 06:45? 涂啟智?來源:京華時報 我來說兩句
北大自主招生考試語文試卷引發(fā)網(wǎng)友“吐槽”,其中一道題讓學生用“北大、清華、高考、狀元”四個詞,編一段150字的笑話,要求積極健康、幽默詼諧、機智風趣。一名考生說:“看到這個題目,掀桌子的心都有了。” “掀桌子的心都有了”,凸顯自招考題讓考生多么“抓狂”。假如這種“抓狂”只是個案或者特例,想必不會引發(fā)網(wǎng)友“吐槽”。從記者隨機采訪看,眾考生紛紛表示此題“好瓜”“好冷”,有的甚至“當場就蒙了”,可見“編笑話”的考題確實難倒了眾考生,遠遠超出他們的應(yīng)考預(yù)期,令他們大跌眼鏡措手不及。 客觀分析,對即將步入高校、已有一定人生閱歷的青少年來說,編一則笑話應(yīng)該不難,然而為何他們普遍犯怵?成都理工大學文法學院院長陳俊明教授認為,無論是“清華”和“北大”,還是“高考”和“狀元”,在缺乏幽默感的中國式思維里,都是非常莊重、正式的詞,隨意拿它們開玩笑,可能有失敬重。 不會編笑話的深層次原因,恐怕與教育教學氛圍以及社會大環(huán)境密不可分。一則,現(xiàn)實中的教育目的普遍偏功利。我們的教育一直強調(diào)學習目的明確,學生反復接受老師耳提面命,導致學習喪失快樂的心靈體驗,變成沉重的負擔。二則,缺乏輕松有趣的教學氛圍。校園里教師講授爭分奪秒,學生做題惜時如金,師生同在題海遨游,猶覺時間不夠,“正經(jīng)事”每天做不完,哪有時間講笑話?三則,教學規(guī)矩太多甚至苛刻。比如從中國學生上課一律正襟危坐、將“雙手疊放于體后”,而國外課堂卻是師生團團圍坐談笑風生。 教育教學改革,既要采取得力措施助孩子們脫離題海波濤,也要加緊補上幽默課,培養(yǎng)孩子們有智慧、有情趣的氣質(zhì)和從容自信的風采。 摘編自《光明日報》3月19日文/涂啟智 |
- 責任編輯:唐麗萍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3-18]自主招生“撞車”還是“掐尖”惹禍
- [ 02-05]自主招生非要出“神題”嗎
- [ 05-31]南科大自主招生改革為何受阻?
- [ 03-05]下個十年,自主招生走向何方?
- [ 06-22]自主招生改革不能只靠錄取優(yōu)惠
- [ 04-08]自主招生變了調(diào),改革成了搶生源
- [ 04-07]“自主招生”何以吞吞吐吐?
- [ 02-28]自主招生考試是極少數(shù)人的特權(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