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透明”遠比“捐款便利”更當緊
www.fjnet.cn?2012-11-15 09:29? 吳 江?來源:東南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昨天,記者從北京市紅十字會獲悉,為方便群眾小額捐款,明年,本市將在全市推廣手機短信、手機支付、網(wǎng)上支付等方便群眾的小額捐款。(《京華時報》11月14日) 捐款這事兒,假如程序啰嗦,手續(xù)麻煩,的確難免冷落了愛心,疲乏了善意。愛心捐款會不會因為僅僅捐款渠道不暢而受阻或減少,自然也就絕非杞人憂天。可見,真要激發(fā)社會公眾的愛心,讓善心能夠更容易的抒發(fā)和表達,簡化愛心捐款的流程,讓愛心捐款能夠更加方便,當然也就不無必要。 事實上,捐款盡管與支付有著本質(zhì)上的不同,但支付這一程序,對于捐款而言也同樣是不可或缺的。而當下的支付手段,無論是網(wǎng)絡支付還是移動支付,其便捷程度更是日新月異。既然如此,愛心捐款要說沒有理由固步自封,而不在支付程序上去與時俱進。 不難設想,紅十字會推廣手機支付、網(wǎng)上支付之后,愛心捐款隨著捐款渠道的暢通而增加流量,似乎也值得期待。愛心人士不必再去耗時費力的到指定地點,而是只需隨手操弄一下手機,敲擊幾下鍵盤,愛心捐款便可匯出,也未嘗不是在順應公眾的支付習慣。 捐款竟然可以如此方便,固然是令人刮目相看,或許對于愛心人士也是全新的捐款體驗。不過,捐款的方便程度越高,是不是就可以最大程度的激發(fā)愛心,的確還不能過于樂觀。正如渠道暢通了,并不意味著水流就會滾滾而來,決定愛心捐款的,其實并不在于捐款渠道和方式有多便利,至少便利程度遠算不上最關鍵的因素。相比捐款渠道的暢通,愛心捐款的使用是否真的被用在了刀刃上,每一分愛心捐款,是不是都真正實現(xiàn)了捐助者的愿望和初衷,其實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愛心捐款能否源源不斷,并始終獲得公眾也即捐助者信賴前提。否則的話,假如僅僅是“捐款便利”了,愛心捐款的去向仍然“猶抱琵琶半遮面”,甚至愛心捐助者都難以知曉捐款的去向,如此愛心捐款,越便利卻引來越多的猜忌、質(zhì)疑乃至不信任,還真不能全怪人們多心。 一言以蔽之,真要激發(fā)公眾的愛心,“捐款透明”其實要比“捐款便利”更當緊。 |
- 責任編輯:鄧宇虹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0-29]“愛心傘”丟失無需夸大
- [ 10-25]“中國式獻愛心”多引導,莫苛責
- [ 10-22]俠義是愛心的翅膀
- [ 08-31]校園“愛心帳篷”寫著“溫情”二字
- [ 07-31]陽光饅頭店是民間慈善事業(yè)的有益嘗試
- [ 07-26]溫暖的“讓員工早點回家”
- [ 07-23]大雨中堅守令人難忘
- [ 06-01]“愛心綁架”能有多少“愛心”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