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價“聽降會”多多益善
www.fjnet.cn?2012-11-13 07:52? 廣州日報?來源:廣州日報 我來說兩句
河源市物價局10日召開的調整路橋車輛通行費年票收費標準價格聽證會,是一次實實在在的“聽降會”。提交聽證會討論的方案有兩種,分別為在原有基礎上下調5%或3%。無獨有偶,日前中山市物價局準備召開路橋年票“聽降會”,正在公開征集聽證會參加人。 聽證會,本來就是一種增進公共決策民意含金量的手段?!奥牎笔亲寷Q策者帶著耳朵來,聽取不同聲音,不同意見;“證”就是辯論與質證,讓利益雙方公開、公平博弈,求同存異,達成共識。開始還是蠻新鮮的,后來慢慢地就異化了,“逢聽必漲”,聽證會于是成了“聽漲會”,新鮮感也逐日下降?!奥牻禃弊匀蛔屓硕恳恍?,但愿越來越多。 涉及到公共利益的公共決策,必須滿足公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jiān)督權。尤其是涉及民生的價格問題,不再由決策部門領導或者公共服務提供單位說了算,是一種進步,不獨漲價,降價亦然。因此,“聽降會”首先是對民意的尊重。無論什么時候,制定公共決策時“打撈沉沒的聲音”,照顧公眾感受,都是好事。 有人也許認為,降價是好事,直接降就是了,何必多此一舉。其實不然,公共產(chǎn)品漲價固然有討價還價的必要,少漲一點是一點;降價本質上也一樣,作為管理者或產(chǎn)品提供者,降少對他們是有利的,公眾則反之,多降一點是一點。因此,降多還是降少、降多少才合理,就有討論的空間;而且聽證中的資料公開,有利于公眾知情與監(jiān)督。像河源的“聽降會”,就有參與聽證者認為,即使降5%實惠也有限——一年下來最多的可省240元/車,最少的只有12元/車。不過,竊以為,只要聲音能夠傳出來,哪怕力量太單薄未能改變本次“聽降會”的命運,也會在民間發(fā)酵、壯大,為日后的改革提供民意基礎。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關新聞
- [ 06-26]不愿表演
- [ 06-11]階梯電價不妨“二次聽證”
- [ 05-25]期待廈門重大行政決策聽證帶來聽證新氣象
- [ 05-18]“面露難堪”是聽證會的“可喜底色”
- [ 05-18]聽證會就該有點“火藥味”
- [ 05-14]我能參加靈巖寺門票聽證會嗎
- [ 05-03]“漲價的真話”擊穿“聽證的花架”
- [ 04-27]電價聽證方案不妨再細些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