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問政”要“問”出實效
www.fjnet.cn?2012-08-31 17:52? 何 健?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封閉的演播廳里,官員們現場述職并解答專家、群眾代表的疑問,影像隨之直播出去,百萬觀眾收看,有的還通過場外環(huán)節(jié)互動。這種新形式的“電視問政”近期被中國多地政府啟用。 當前社會正處于矛盾敏感期,若不傾聽來自不同層面的聲音,很難做出理性的判斷和正確的決策,“電視問政”是新形勢下官員與群眾直接交流的有效形式,是政務創(chuàng)新之舉。公眾可以通過電視訪談、“官員面對面”等活動形式,向官員反映尖銳問題、要求解疑釋惑、提出意見建議。有的官員直言“壓力大、防不勝防”,有的被問得“手心冒汗”,聲稱“不敢來”。其實,“電視問政”的目的絕非讓官員“下不了臺”,而是讓官員意識到自己是被群眾監(jiān)督的對象,旨在喚醒其責任心。此種方式對于治理官員“庸懶散”現象,改變官員的執(zhí)政理念具有巨大的作用。 “電視問政”不是一臺“作秀”節(jié)目,既然要“問政”,就要“問”出實效。有過“電視問政”經歷的官員表示,針對群眾提出的具體工作和敏感問題,要求政府工作推進更為扎實,對反映的問題了如指掌,對解決問題的方法爛熟于心,一點都馬虎不得。此外,以防“電視問政”流于形式,還應配套相應的機制。一方面,要形成定期通報政府政務信息的機制;另一方面,要以制度形式將“電視問政”有關的組織單位、參加人員、活動形式、程序步驟、問題處理與反饋機制固定下來,形成常態(tài),堅持下去。 封閉的演播廳更像是考場,每位做客官員都要儲備足額考試信息、備齊考試工具,只有這樣,他才能從“人民老師”那里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關新聞
- [ 08-23]電視問政要“聊效”更要療效
- [ 08-22]期待“電視問政”喚醒更多“責任心”
- [ 08-17]電視問政是一面鏡子
- [ 08-17]“廳長認錯”別等“電視問政”時
- [ 08-17]電視問政后還應有“續(xù)集”
- [ 08-16]希望“電視問政”在各地“熱播”起來
- [ 08-16]電視問政是“聚”不是“劇”
- [ 08-16]無在場感與時效性等于無監(jiān)督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