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大學校長的“三句半”
www.fjnet.cn?2012-08-06 16:02? ?來源:人民網 我來說兩句
同一天,三大名校校長的新聞頗吸引人,一是北大校長周其鳳寫新歌《媽媽的油茶果》給母親,由宋祖英演唱;二是在第八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qū)大學校長論壇”上,浙江大學楊衛(wèi)校長竟一直在用筆記本電腦玩牌;三是復旦大學校長楊玉良直言“大學過于功利,大學校長過于功利,對社會將是個禍害”,引得共鳴。 三大校長的新聞,發(fā)生在同一天,都成了重要社會新聞,這與中國大學校長的特殊身份有關:一是北大浙大復旦都是副部級高校,校長是副部級官員,屬于政治家;二是往往只要擔任了大學校長,在中國又會給他一頂“教育家”的帽子;三是中國的大學校長都是學而優(yōu)則仕,是“名副其實”的專家。另外,大學作為社會的風向標,作為社會精英和公眾人物的大學校長,其一言一行的意義早已遠遠超越了大學象牙塔的范圍,受社會關注也就十分正常了。 很有意思,三大校長同一天的新聞,代表了不同的取向:北大校長天然具有“娛樂”取向,從“化學歌”到“下跪為母祝壽”到“為母作歌”,“炒作”的水平絕不下于任何一位一線娛樂明星;浙大校長會議上玩牌,這是目前“文山會?!毕碌墓賳T眾身相的一個特寫,一是說明“文山會?!北旧硎菚L出問題的關鍵所在,而是說明副部級高官也不能免俗;復旦校長則是反思教育的功利,特別是大學的功利,憂國憂民。不同的取向,說明了一個問題,中國的大學校長是在不堪重任,他們需要承擔的角色太多,職業(yè)化不夠。 由此我想到了一則曾引起廣泛熱議的謠言,說曾任美國耶魯大學校長的小貝諾·施密德特批評中國的大學,“他們以為社會對出類拔萃的要求只是多:課程多,老師多,學生多,校舍多”?!八麄兊膶W者退休的意義就是告別糊口的講臺,極少數人對自己的專業(yè)還有興趣,除非有利可圖。他們沒有屬于自己真正意義上的事業(yè)。”“而校長的退休,與官員的退休完全一樣,他們必須在退休前利用自己權勢為子女謀好出路?!薄爸袊@一代教育者不值得尊重,尤其是一些知名的教授?!?……雖然后來耶魯大學專門對此進行了澄清。但看到今天三所大學校長的同臺表演,又覺得這則謠言頗有道理。 在中國,大學校長作為官員,身份具有超穩(wěn)定性,形象具有神圣性,他的一言一行,不僅代表著他自己,也代表著他所領導的學校。而國外的大學校長則不一樣,由于實施“教授治?!?,校長由選聘委員會負責遴選,選出之后對學校“董事會”或者“理事會”負責,在校長任期內他的主要角色就是職業(yè)經理人,核心職能是為學校發(fā)展籌集足夠的資源并需要把資源配置到優(yōu)先考慮的戰(zhàn)略性問題上,保證戰(zhàn)略重點,塑造和維護大學的核心競爭力。更主要的是,在國外,校長的角色單一,已經從教師職業(yè)中獨立出來成為一種特定職業(yè),有著特定的職業(yè)資格、職業(yè)規(guī)范和職業(yè)道德,他們的言論自由、私密圈子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績效還要考核,所以國外大學校長就沒有中國大學校長這么多新聞了。 相反,我國大學校長的新聞遍地,北大浙大復旦三校長同一天的勁爆新聞,復旦校長作了深刻總結:“大學過于功利,大學校長過于功利,對社會將是個禍害”。我們現在提倡大學去行政化,提倡教育家辦學,什么時候我們的大學校長也像國外一樣,安靜下來了,不要整天面對記者,不要整天忙于參加會議,不要整天忙于講話,不要整天申報課題……潛心去經營學校,多做少說,戰(zhàn)戰(zhàn)兢兢最多做兩個任期,把那些要奉獻給新聞媒體的話語,留給校史、教育史和歷史去評價,我們的大學也許就有希望了,那些大學校長們也就值得尊敬了。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中明確提出,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完善大學校長選拔制度。親愛的大學校長們,你們是否也應該順應時勢,加強自身的修煉,主動承擔起時代和社會賦予的神圣使命,職業(yè)一點呢?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