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兒童”安全由誰來留守?
www.fjnet.cn?2012-05-09 07:06? 徐 娟?來源:東南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日前,在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qū)天臺鎮(zhèn)塘溪村發(fā)生一起震驚四方的悲慘事件。72歲老農(nóng)王久壽照顧的5名留守孫輩,到村后水塘玩耍不幸溺水身亡。這5名兒童中,2名11歲,2名10歲,1名6歲。(5月8日《信息日報》) 11歲、10歲、6歲,一個個如花的孩子瞬間被無情的河塘吞沒。這樣的悲劇不僅是王久壽老人一家之痛,更深深地刺痛著公眾的神經(jīng),這是全社會之痛。由此折射出當前留守兒童的生存狀態(tài)確實令人擔憂,尤其是最基本的安全保障更應當引起高度關注。 前不久,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和中國婦女報對600名留守兒童開展的一項專項調(diào)查顯示,在6至16歲的留守兒童中,父母外出務工的占91.5%,其中外出務工3年以上的達58.1%;42.9%的留守兒童從來沒有隨父母在城里生活過,66.3%的與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31%的留守兒童父母每年才回家一次,74.6%的父母僅僅通過打電話了解孩子的情況。 調(diào)查數(shù)據(jù)反映出,大量留守兒童不僅要承擔家務和農(nóng)活,而且由于父母不在身邊,缺乏家庭在思想認識及價值觀念方面的引導和教育,他們身上出現(xiàn)的“情感空巢”、“教育空巢”、“安全空巢”等問題日益突出。今年年初,新華社記者采訪得出的數(shù)據(jù)更是令人觸目驚心:在東南某沿海省份,每年有近千孩子發(fā)生意外,其中近一半是留守兒童。 留守兒童的安全困境,是社會轉型時期的特殊產(chǎn)物,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繼續(xù)存在,這一問題如果不能很好地重視并加以解決,將會導致更為嚴重的社會問題。面對五名如花生命的逝去,我們的各級政府、社會組織、學校家庭難道不應該徹底地反思一下,是什么讓孩子們走向了那條吞噬生命的河塘?是什么在背后導演著留守兒童的悲???自己為留守兒童的安全盡到了留守職責沒有? 筆者注意到,就在去年年底,宜春市政府全面啟動“十大幸福工程”,將幫扶留守兒童工作納入其中。提出了建立留守兒童之家,開展衛(wèi)生保健、免費體檢、普法宣傳、安全宣傳,發(fā)展結對留守兒童愛心家長等一系列舉措,還明確了有關部門的職責范圍。據(jù)了解,全國其他不少地方也都有類似的做法?,F(xiàn)在回過頭看,面對留守兒童的安全,我們?nèi)钡牟皇琴Y金,而是推己及人的愛心;缺的不是制度,而是不折不扣的落實;缺的不是職責,而是方方面面的合力;缺的不是辦法,而是重于泰山的責任。 兒童承載著未來,龐大的留守兒童群體同樣如此,他們需要我們的精心苛護。讓他們遠離危險,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江西宜春這起悲劇留下的是一個沉甸甸的話題:留守兒童的安全由誰來留守,怎樣留守?筆者認為,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嚴格落實責任!我們懇切希望,各級政府將留守兒童的安全責任切實落實到每個部門、每個責任人身上,為他們撐起一把幸福安康的保護傘。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4-01]“留守媽媽”何以懼活不懼死?
- [ 04-01]留守婦女“殺子”呼喚制度性關愛
- [ 04-01]12歲少女“談朋友”被辱再指留守之痛
- [ 04-01]留守媽媽帶兒自殺 誰造就的人倫悲劇
- [ 10-28]留守兒童“離家出走” 政府關懷不能“出走”
- [ 07-07]10歲留守兒童自殺 誰能讀懂他的悲傷
- [ 04-19]“留守婦女受侵害”罪魁不止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