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歲女童被兩車碾軋,十余路人視而不見,發(fā)生在這個2歲女孩身上的殘酷一幕正拷問著一個國家的道德基因。路人的冷漠與麻木已經(jīng)讓人“無法評價”,不過,讓人“無法評價”的事情還遠不止這些。最終救起悅悅的拾荒阿婆陳賢妹沒想到自己也被質疑了,她的兒媳聽到有人說婆婆救人是“想出名、炒作”。(10月17日《北京晚報》)
救人是想出名、炒作,擁有多么邪惡的想象力才會說出這種沒良心的話?!如果說“炒作論”不值一駁,那么另外一幕則露出令人掩鼻的骯臟——據(jù)報道,為了找到逃逸的肇事司機,悅悅爸爸在五金城內(nèi)張貼告示,懸賞5萬元征集有用線索,他的手機號碼也被傳上了網(wǎng)。隨后,他接到了一個號碼歸屬地顯示為西安的電話。電話中的男子自稱肇事司機,并索要悅悅爸爸的銀行賬號:“我把錢給你打過去”,還表示自己“不想坐牢,不會去自首?!比欢?,面包車肇事司機胡某到公安機關自首之后,當?shù)孛襟w了解到,真正的肇事者胡某并沒有給悅悅爸爸打電話,“也就是說,是有人惡作劇?!?/p>
有一種殘忍叫傷口上撒鹽,當悅悅爸爸處于極大的苦痛和傷悲之中,卻開這樣的玩笑,還有基本的善惡標準么,人性中還有一點溫情么?
無論是炒作論還是惡作劇,應該說都不是大惡,甚至也不觸及法律,但正是這樣的小惡,平庸的惡,讓人不寒而栗,如果說路人的麻木讓人脊背發(fā)冷,那么這些小惡則讓人浩嘆之余,多了一些憤怒和無力。
哲學家漢娜·阿倫特說:“惡一向都是激進的,但從來不是極端的,它沒有深度,也沒有魔力,它可能毀滅整個世界,恰恰就因為它的平庸”。這句話被簡寫為“平庸的惡可以毀掉整個世界”,究其因,哪怕再殘暴的惡,也是由一些“平庸者”來實施的;平庸的惡,易為人忽略;平庸的惡容易發(fā)展為殘暴的惡……那些說阿婆炒作的人,那個惡作劇的人,也許只是無心之失,但這種無心之失,在不經(jīng)意之間就會變成有心害人。
- 2011-10-18讓“溺水”的道德成功上岸
- 2011-10-17給老人讓座是道德義務不是法律責任
- 2011-10-17質疑拾荒老太就是助推道德滑坡
- 2011-10-17誰來給道德“拾荒”?
- 2011-10-13“經(jīng)濟發(fā)展”不等同“道德良好”
- 2011-10-12“扒光女小偷”是“非正當?shù)赖率┍?/a>
- 2011-09-29道德問題不是一道簡單是非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