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的5月,因為與前來執(zhí)法的城市管理工作人員發(fā)生沖突,沈陽小販夏俊峰捅死了兩名城管——申凱和張旭東。就在昨日,法院做出二審判決,維持原判,以“故意殺人罪”判處夏俊峰死刑。
此案的焦點一直都是夏俊峰是不是正當防衛(wèi)。據(jù)夏俊峰家屬透露,夏俊峰在庭審中稱,自己先被踢了一腳,后又被打了下身,彎下腰時摸到口袋里的小刀,劃拉了幾下自己也不知道。辯護律師認為,該案的起因是城管申凱、張旭東等十幾人進行野蠻執(zhí)法,夏俊峰不屬于故意殺人,其行為符合正當防衛(wèi)的條件。但是,夏俊峰律師的辯護意見沒有被采納。在法院的終審判決書中,認定雙方有拽、奪液化氣罐的肢體接觸,不屬于毆打。
夏俊峰的妻子張晶說,“當時我在場,還有好多人都在現(xiàn)場看到了夏俊峰挨打。我們找了6個證人證明夏俊峰被打了,這些證人都愿意到法庭作證,但是沒有獲準出庭?!备鼮榈踉幍氖?,不管是一審還是二審,所有的證人都沒有出庭,沒有經(jīng)過當庭質(zhì)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證人必須出庭,證詞必須要經(jīng)過當庭質(zhì)證。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百四十一條規(guī)定:“證人應當出庭作證?!薄胺舷铝星樾危?jīng)人民法院準許的,證人可以不出庭作證:(一)未成年人;(二)庭審期間身患嚴重疾病或者行動極為不便的;(三)其證言對案件的審判不起直接決定作用的;(四)有其他原因的?!边@個司法解釋中的“有其他原因的”貌似給了這些證人不出庭作證的借口。但是,這個案子的判決關于一個人的生命,更是一個受到矚目的重大案件,所有證人都不出庭作證實在說不過去。經(jīng)過了當庭質(zhì)證,這些證人的證詞才能算“經(jīng)得起推敲”,對于案件的當事人才能算得上公平和正義。顯然,這不符合正義的要求。
那么,即使我們尊重法庭認定的事實,夏俊峰是“故意殺人”,不屬于“正當防衛(wèi)”,這個判決的量刑又合理嗎?恐怕值得商榷。事實上,近年來,少殺、慎殺是大勢所趨。“可殺可不殺”的一律不殺成為原則,要殺的都是罪大惡極的,所謂罪大,指的是客觀方面罪行極其嚴重,社會危害性極大;所謂惡極,指的是主觀方面惡性極大、人身危險性大。在2006年的北京小販崔英杰殺城管案中,判決書說,“其(崔英杰)行為已構成故意殺人罪,犯罪性質(zhì)惡劣,后果特別嚴重,應依法懲處??紤]崔英杰犯罪的具體情節(jié)及對于社會的危害程度,崔英杰的死刑可不立即執(zhí)行。崔英杰最終被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zhí)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參考這個判罰,夏俊峰行為也許性質(zhì)很惡劣、后果很嚴重,但是到底屬不屬于“罪大惡極”,就該斬立決呢?恐怕不是。
- 2011-05-10“夏俊峰案”拷問城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