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用工荒”的大背景下,催生了多種“另類招聘”。相關新聞多次報道用給介紹費或“搭售式”的方法,托人介紹工人的現(xiàn)象。比如:大廚得帶三四個小工方能上任。鼓勵員工拉老鄉(xiāng)進公司:拉進一個員工獎勵100元,拉進一個經(jīng)理獎勵500元等。(2月17日《北京晨報》等報道)
老板們招工心切可以理解,但這樣的招工做法,也有可能會招來一些麻煩,比如:對雇傭者的傷害,引發(fā)勞務糾紛等,需謹慎為之。
要知道,這樣的擔心并非是杞人憂天的。再此我可以舉出一些類似事件做前車之鑒。在成教招生界,各高校為應對開學招生慌,也以正規(guī)或不正規(guī)的形式委托第三方當中介,很多不規(guī)范的招生方在高價的提成下,把目光對準應屆高考生,不惜欺蒙拐騙,達到招生目的。由于,而學生相對單純,法律知識淡薄比較容易受騙,很多這樣的中介方自身流動性又大,預謀性強,很難追究到相關方的責任,在諸多因素下,在很長一段時間,這種現(xiàn)象都很猖獗。(筆者就耳濡目染很多此類事件)哪怕是現(xiàn)在,每到開學,此類事件都頻頻發(fā)生,屢禁不止。這是有大量的媒體相關報道作證的。
而“用工荒”托人招工的方式和上述現(xiàn)象又有何其相似!部分被介紹去的打工者文化程度并不高,法律知識更淡薄。首先,臨時的中介人,并非專業(yè)的招聘人員,也不是來自正規(guī)職介機構,對相關雇傭關系,用人單位情況都不甚了解。在主觀上,傳達信息可能會產(chǎn)生誤差。
另外,在高額的中介費這種利益的驅(qū)使下,也容易讓一些介紹人在招工過程中難守誠實,對一些福利待遇進行虛假夸大傳達,亂開“空頭支票”。而且,這種模式一旦形成,一些不法分子又會乘虛而入,參與這種“空手套白狼”行為,甚至利用這種信任去做其他犯罪活動。
而介紹人隨意開下的這些空頭支票,比如福利待遇的夸大承諾,在雇傭方無法兌現(xiàn)的情況下,又容易引起新的勞務糾紛。和招生事件一樣,中間人從中作梗而導致,責任同樣難以追究。
其實,各位老總們不必忙著使怪招,這些做法也是治標不治本的。多讓點利,福利待遇多改善,自然能吸引到人。物價飛漲,漲點工資也實屬應該。沒招滿人的也稍安勿躁,讓打工者們春節(jié)多休息會,大部分還是會返回來的,畢竟,相當部分人必須進城務工的現(xiàn)狀也不可能突然轉(zhuǎn)變。何況,年初“用工荒”現(xiàn)象也正常,近些年,每年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實在還是急著找人介紹,還是勞煩授權正規(guī)職介機構,免得無意間又“誤傷”了打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