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昆明官方媒體大量報道,打著“與華西村合作”的旗號,以及獲得“市委書記批示”的噱頭下,虛假樓盤“華西城”竟然成功騙走市民近3億元。(10 月12日《新京報》)
昆明假樓盤詐騙案絕對稱得上是驚天陰謀,就算高智商的人,恐怕也很難識破那用虛假織成的光環(huán)。首先,“華西城”向公眾展示了強大資本實力,絕對太有說服力了。顯然誰也不會去懷疑“華西村”的經濟能力,可事發(fā)后華西村稱,從未與該公司合作。
除了資本欺騙,這座昆明假樓盤里面還長期隱約閃動著一些權力身影。今年5月,這家開發(fā)商向官渡分局捐贈了價值不菲的車輛,該分局曾委托這家公司代建房1500套。今年7月,在某頒獎晚會上,華西城成為大贏家,當晚諸多當地政要參與,電視臺全程直播。面對這樣權力與開發(fā)商執(zhí)手相看、把酒言歡的場景,誰又敢輕易懷疑華西城是一座空中樓閣呢?
最具蠱惑力量的,則是“市委書記批示”。按照常理判斷,就算借開發(fā)商一萬個膽子,恐怕也不敢拿當地市委書記的批示公開行騙吧?更何況,還是以鐵腕著稱的仇和。盡管“仇和批示”的真?zhèn)紊形吹玫矫鞔_回復,但那些被欺騙的購房者已經持著這份權力批示的文件到市政府討說法了。
值得思索的是,若其拿著的是仇和的假“手諭”,那么他們長時間在昆明地盤上打著仇和的標簽公開兜售假樓盤,怎么就沒有人發(fā)現這種罪惡的行徑呢?不管是哪一層級的權力,基于起碼的權力品質與責任,也絕對不應該坐視購房者的血汗錢被詐取一空。詐騙案叩問著相關權力的良心與責任。
常識也說明,任何一家開發(fā)商的運營行為,也都離不開權力的審批與監(jiān)管。通過盤點這起詐騙案始末,不難發(fā)現,如果不是那些權力魅影制造的吸引力,購房者也很難輕易就將血汗錢扔進罪惡的假樓盤。所以,現在也應該仔細盤點一下,究竟有多少權力之手曾經參與搭建這些假樓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