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讀幼兒園時,被要求辦銀行卡繳學費,現(xiàn)在上小學,又被要求再辦張卡繳課本費,真煩!”學校剛開學一周,不少學生家長反映,“學費卡”讓他們不勝其煩。目前福州很多大中小學都要求新生辦卡繳費。很多家長提出,不用帶現(xiàn)金繳費確實是個進步。但是,能否多提供些繳費方式讓學生和家長選擇,比如學校公布賬號,讓大家轉賬繳費,不是更方便,為何非要辦銀行卡。(海峽都市報)
學校當然不是不知道公布賬號、轉賬繳費的好處,但之所以舍簡求繁,無非是因為拿了銀行的好處,所以一定要利用新生繳費的機會幫著銀行完成辦卡任務。在銀行眼里,學生和家長是他們完成發(fā)卡指標的最好對象,只要能和學校合作,最聽學校話的學生和家長就只能乖乖辦卡。
校方與銀行的合作當然不會沒有回報,按照學生數(shù)量來計算,這筆回扣應該不是小數(shù)字。但學校與銀行合作所獲得的好處未必都會入公帳,很可能大部分都進了私人的腰包。喜歡辦卡的其他單位情況也差不多,都是在利用自己的強勢地位,迫使考生或服務對象辦指定的銀行卡以方便自己牟利而已。當然,銀行也不吃虧,除了獲得上級銀行發(fā)放的辦卡獎勵外,還能向學生、家長收取年費和小額賬戶管理費,要是有人經常使用“學費卡”,那銀行獲利就更多了。尤其是那些以孩子名義辦的銀行卡,很多是第一次辦,學生或家長很可能會一直用下去,這無疑讓銀行增加了很多未來的忠誠客戶。
而對于很多新生和家長來說,剛報到就收到這樣一份特殊禮物,被學校強制辦卡,不僅嚴重破壞了學校原本在他們心目中的良好形象,也有辱師道尊嚴。怕就怕學校除了要求辦“學費卡”,以后還會提出辦手機卡、辦寬帶套餐、辦保險之類要求,那別說會增加很多額外支出,就是辦手續(xù)也夠煩人的。
現(xiàn)在的學校,不管教學成績如何,撈錢的本事可是一個比一個精。學生在他們眼里儼然成了唐僧肉。除了各種五花八門的收費,還會想著法的從學生身上撈錢。而為了爭奪利潤豐厚的校園市場,不僅各大銀行之間競爭激烈,其他商家之間的競爭同樣呈白熱化,對能影響學生消費的校領導,商家們都是毫不吝嗇,施盡渾身解數(shù),力求獲得校園“專營權”。激烈的商戰(zhàn)中,學校和校領導自是收獲頗豐,而被學校當成創(chuàng)收工具的學生及家長卻不得不為此付出增加消費支出的代價。
在強勢的學校面前,學生和家長根本沒有說不的權利,只能向媒體投訴以取得幫助。但輿論監(jiān)督的效力畢竟有限,對校園這一特殊的消費場所,還是需要有關部門投入更多的注意力才行。要防止學校與商家合伙損害學生的利益,教育主管部門就必須對“學費卡”這樣的強制消費行為加以干預,在查明回扣去向的同時嚴處責任人,驅散彌漫于校園內的銅臭氣。
- 2010-04-30銀行卡被克隆銀行難脫干系
- 2010-02-24銀行卡犯罪黑名單別把銀行漏了
- 2008-10-07銀行卡告別免費時代,由誰來反壟斷?
- 2008-10-06銀行卡全面收費違背契約精神
- 2007-11-27銀行卡產業(yè)升級“卡”在哪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