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語權遮蔽下的“拿不到工資活該”論
www.fjnet.cn?2010-07-30 11:14? 朱四倍?來源:燕趙都市報
我來說兩句
廣東東莞市東城區(qū)“藏寶國際大酒店”拖欠裝修工人工資,工人拉橫幅討薪,兩工人被不明身份的黑衣人毆打。東城區(qū)政府信訪辦就此舉行協(xié)調(diào)會,會上工人再次提及工人被打一事,主持會議的信訪辦主任葉柱權卻稱“活該”。該信訪辦主任在會上情緒激動,甚至拍桌子罵女工人為“潑婦”,稱工人拿不到工資是“交學費”。(《南方都市報》7月29日)
時下,工人們討薪乃至以各種各樣的方式試圖達到目的之行為,已很難刺激起公眾麻木的神經(jīng),也很難進入新聞者的筆下。但是,這次工人們討薪卻借一個信訪辦主任的話語——工人拿不到工資是“交學費”和工人討薪被打是“活該”,進入了公眾視線。
也許你不相信,這話出自信訪辦主任之口。但是,當這樣的話語赤裸裸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時,你除了相信還能有第二種選擇嗎?工人們除了用“你們這些領導說話怎么這樣”來表達憤懣,又能怎樣呢?
事實上,當我們看到“工人拿不到工資,是‘交學費’,工人討薪被打,是‘活該’”的語言腔調(diào)時,恐怕就會明白當下社會何以出現(xiàn)了那么多的“跳樓秀”“跳橋秀”。在很多時候,“活該”的他們除了選擇以生命為“賭注”來維護自身的權益外,再也沒有可以說理的地方。這是誰的尷尬,難道這不正是社會的悲情所在嗎?難道這僅僅是因為社會缺乏溫情嗎?
某些權力者用這樣的語氣對待“工人討薪”,給我們提供了多種看點。一是不少權力者往往采取“屁股決定腦袋”的邏輯,從骨子里不支持工人討薪,相反,認為討薪影響了地方形象,不利于社會穩(wěn)定。
二是一些權力者潛意識中對工人討薪進行了“罪化”預設,認為討薪與己無關,也可以認為這是對討薪行為的威嚇,在一定程度上,是在試圖堵塞維權的通道。
相關新聞
- 2010-05-12在美國怎么討薪
- 2010-04-14不僅幫討薪,政府部門還要幫漲薪
- 2010-02-08還有多少農(nóng)民工因討薪而被殺?
- 2010-02-07民工討薪的故事里為何總是淚水漣漣
- 2010-02-05“3元失兩命”的討薪悲劇
- 2010-02-04誰黑化了刺死兩討薪民工的包工頭?
- 2010-01-20討薪有成本,欠薪卻能得實惠
- 2010-01-18討薪的制度潤滑劑太貴
更多>>視頻現(xiàn)場
相關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