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最高科技獎需要年輕人
www.fjnet.cn?2010-01-12 11:40? 鄧為?來源:長江日報
我來說兩句
1月11日上午,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大會頒發(fā)了200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者為谷超豪、孫家棟兩位院士。獲獎者的獎金額為500萬元人民幣。(1月11日《人民網(wǎng)》)
國家最高科技獎自2000年設立以來,除2004年空缺外,共有吳文俊、袁隆平等16位科學家榮膺這一獎項。這些科學家以其非凡的研究成果和卓越的科學探索精神,不僅為國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也為后人留下了享之不盡的精神財富。
不過,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大多都是老科學家,甚至是耄耋老人。在16位獲獎者之中,生于上世紀30年代以前的就有吳文俊、葉篤正、劉東生等13人,最年輕的是2001年得獎的王選教授,獲獎時64歲,今年的谷超豪和孫家棟院士年齡也分別為84歲和81歲。
在最高科技獎得主的名單上,我們還沒有發(fā)現(xiàn)一個60歲以下的“年輕人”,是年輕科學家尚沒有脫穎而出,還是科學成果須經(jīng)過漫長時間檢驗后才能把相關獎項頒給科學家本人。
相比較而言,諾貝爾獎的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yī)學獎的獲得者則不乏“年輕人”,最年輕的諾貝爾獎獲得者是勞倫斯·布拉格,他在1915年和自己的父親分享了當年度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當時只有25歲。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中,楊振寧教授獲獎時35歲,李振道教授獲獎時31歲。
2001年的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王選教授曾經(jīng)多次表示,當他26歲處于第一個高峰的時候,沒有人承認,等到50多歲以后,反而獲得越來越多的榮譽。盡管這其中多有王選教授的謙遜之詞,但也并非毫無道理,有人研究科學成果與科學家群體年齡的關系,科學家的最佳年齡,平均為37歲。
“江山代有才人出”,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應該多多出現(xiàn)年輕人的身影。
相關新聞
更多>>視頻現(xiàn)場
相關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