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掃黃打非”日前公布了各地破獲的8起手機淫穢色情信息案件。該辦公室要求各地“掃黃打非”辦公室加大對案件查處協(xié)調力度,除依法嚴處直接從事制作、傳播淫穢色情信息的犯罪嫌疑人外,還要追究運營商的責任。(人民日報12月15日)
破獲的8起手機淫穢色情信息案件中,想不到筆者所在城市江蘇常州也占據一壁江山。一人居然經營著30個色情網站,不知道害了多少人。手機傳播淫穢色情信息,搞得青少年兒童、學生娃娃們“心神不寧”。乃至“心神不寧”位列2009年十大網絡流行詞。多少孩子身心健康受到傷害,多少家庭父母心急如焚。
社會輿論一直呼吁,在打擊傳播色情網站經營者的同時,要追究手機色情網站利益鏈上重要成員運營商的法律責任。如今,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終于松口,要追究運營商的責任。然而,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是行政執(zhí)法的臨時單位,充其量能夠追究什么樣的責任,很值得思量。有罰款權嗎?罰款就夠嗎?
根據中國移動最近公布的財務報告分析,上半年中國移動通過WAP獲得的日收入可達1000多萬元?,F在“掃黃打非”,這些收入將被放棄。從另一方面看,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三家運營商,從手機網站業(yè)務里收益頗大。根據“誰得益誰負責”的責權利一致性原則,遏止手機涉黃,運營商們責無旁貸。
然而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運營商們對于手機色情網站的檢查、遏止是失職瀆職的。盡管這是基于業(yè)務利潤的考量,但這是掙了不干凈、不光彩的錢,而且是違法收益。半年多前中國科學院研究人員曾經舉報手機涉黃的線索,沒有得到運營商的合理回應。對于手機色情傳播網站依然睜眼閉眼,應當算是疑似共犯。
這也說明一個嚴峻的問題,企業(yè)責任,并不天然地與企業(yè)規(guī)模成正比,也非必然地與企業(yè)的體制性質相關聯。國家管理部門、法律部門,對此該有清醒的認識。這次手機網站“掃黃打非”,除了公布懲罰非法經營者之外,也要公開失職瀆職運營商的信息,不但要追究運營商的行政責任,還應該追究其法律責任。
- 2009-12-14用市場經濟方式治理手機色情
- 2009-12-12有些官員只看蝸居的色情而忽視現實
- 2009-12-11打擊網絡色情須倡導社會公共責任
- 2009-12-11色情的邊際在哪兒
- 2009-12-09同性戀網站與色情無關
- 2009-11-27別讓色情手機網絡成為信息時代的海洛因
- 2009-11-24對手機色情要狠狠地打
- 2009-11-19整治手機色情應多管齊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