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相關負責人尚強民,在武漢舉行的“中國食品產業(yè)發(fā)展論壇”上表態(tài)說:目前已確定明年阿根廷和巴西大豆都增產,食用油價格明年一定會降。(相關報道見今日本報9版)
關于食用油價格明年一定會降,尚強民給出的判斷依據是,我國的食用油主要依賴進口,且與國際市場的關聯(lián)度相當高,今年由于主要大豆出品國阿根廷和巴西減產,使全世界都到北美去買大豆油,造成北美大豆價格直線上升,也造成我國食用油價格上漲。目前已確定明年阿根廷和巴西大豆都增產,所以食用油價格明年一定會降。
但是,僅僅憑此就能一定能斷言糧油價格會降嗎?就一個充分自由化的市場而言,可以盡可能地搜集信息以預測其趨勢,但是卻難以做到絕對準確,因為影響市場價格的因素非常多,需要多方考量,綜合評估,絕不是單單從需求和供給關系上就能輕易判斷的,不確定性本身就是市場的重要特點。也正如國際期貨市場的風云變幻一樣,誰又能絕對準確地預估未來呢?
當下11月份CPI由負轉正,經濟復蘇跡象初現(xiàn),但國內對于價格走勢的分析也存在巨大的分歧,物價問題備受關注和爭議。雖然國家相關部門稱目前不存在通脹,但是市場卻一直有較強的通脹預期。未來影響物價上漲、趨于通脹的因素亦不少,比如有專家所指出的,全球資金供給流動性重新回到寬松狀態(tài),會推高農產品等大宗商品價格,而中國對此類產品的進口依賴度極高。另外,因為基礎設施投資的持續(xù)性,國內信貸貨幣資金仍可能大量投放,以及熱錢因素等等。
未來市場價格走勢,還難以準確判斷。在這種情況下,未雨綢繆防通脹就成為必須正視的問題,而普通居民大量買油也是出于對物價上漲的擔憂。
因此,作為相關官員,應該慎言糧油價格明年必降。不確定因素多,價格走勢爭議大,預測不一定準確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作為相關官員而言,話語有一定的影響力,可能會對市場造成消極影響。再說,居民要是真的按照這話不多買幾桶油,等著明年價格降,可萬一價格上升,由此造成的居民的損失誰來負擔?
可能相關人士對于糧油價格必降的預測,也帶有一定的善意,化解一些地方的囤積風,降低一些居民的漲價恐懼心理。但另一方面,相關部門更應該慎重對待當前的通脹預期,未雨綢繆,認真對待和調研,積極化解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降低民生成本,而切不可在“價格一定會降”的樂觀心態(tài)下,輕視了價格和通脹預期問題。
- 2008-01-18“恢復糧油票”是“最后一根稻草”?
- 2008-01-05三問“糧油提價5%需說明理由”
- 2009-12-04大蒜辣椒價格暴漲呼喚正視社會游資
- 2009-11-19天然氣價格“過低”是供應不足的根本所在?
- 2009-11-19價格改革怎樣才能贏得百姓支持
- 2009-11-16及時監(jiān)管民生物資價格是雪中送炭
- 2009-11-04公共產品價格應體現(xiàn)公共責任
- 2009-10-21喜聞價格聽證會終成“聽降會”
- 2009-09-29門票價格該不該漲價?
- 2009-09-16機票價格為何總是霧里看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