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許多農村人爭當城里人的時候,神州大地上突然冒出來數以千萬計的虛擬農民。一夜之間,他們就變身為坐擁花園式住宅的農場主。河南民權縣26歲女子李艷,半夜起來在網上收完了自家農場的菜后,看到朋友家的菜也熟了,興奮得大叫起來,導致被吵醒的丈夫把她攆出了家門。
如此勤勞、一心為家,卻受到丈夫冷遇,此中苦楚向誰訴?應該去找開發(fā)網上農場游戲的公司。這種開心網首創(chuàng),后被QQ、校內網等網站模仿的網絡互動游戲,本意是讓人開心讓人笑的,誰知道竟會鬧得老公暴怒、妻子被攆。
李艷深夜大叫,是因為發(fā)現朋友農場的菜成熟了,自己可以下手去偷了。此偷非真偷。都說網絡跟現實常常反著來,因此網上愛偷菜的現實中十有八九是循規(guī)蹈矩之人。但是,人是多面的、立體的,現實中規(guī)矩不代表內心不曾有過越軌的沖動,一輩子的老實人未必不想體會一把偶爾放縱的滋味,而網上農場就是讓你撒野讓你瘋,任你使壞任你偷,豈不正好拿來過把癮?
往朋友菜地里放蟲子、種雜草,或者偷走他們的菜,然后興奮地想象他們生氣的樣子,這種把幸福建立在他人痛苦上的行事方式,與現實的行為準則是對著干的。但在有些人那里,生活境遇與良好的行為方式也可能是對著來的??啾M甘不來,打拼卻失敗,規(guī)矩了一輩子幾乎就是辛苦了一輩子的同義語。此種局面下,他們不免懷疑,自己恪守的做人信念、處世準則,到底靠不靠譜?
這些懷疑,在矛盾凸顯的社會轉型期尤為深重。首富榜何以變成“殺豬榜”?那些掌握了巨額財富的人,為何有那么多不足為外人道的“背后的故事”?他們的發(fā)家史,不能注解“好人有好報”,倒像是為“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提供了例證。對這些人,認認真真種了一輩子田的人不服,本本分分做了一輩子小生意的人不服……靠“潛規(guī)則”起家的富得流油,光明正大做事的卻窘迫得可以。何以解憂?唯有種菜。
但網上農場再怡人,在現實中還得遵守現實規(guī)則。富豪榜上靠不仁不義發(fā)家的少數人,最后也只能乖乖伏法。網上種的菜再鮮嫩,還是炒不得也燉不了。何況你丈夫一個大活人就在身邊酣睡,你卻“我的眼里只有菜”,不把丈夫當根蔥,一叫驚醒夢中人,當然讓他火大了。雖然深夜被攆出家門的代價是過重了,但這個教訓該記住。
- 2009-10-13模范媽媽和你一樣會上網“偷菜”
- 2009-09-24公務員不“偷菜”,難保權力不寂寞
- 2009-08-24“偷菜游戲”不是白領的精神家園
- 2009-08-21誰又不是寂寞偷菜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