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應城的網(wǎng)上“市長信箱”在答復網(wǎng)民有關該市“創(chuàng)建辦”的意見時,回復稱“我辦沒時間跟你閑扯,你有意見到創(chuàng)建辦來面淡”,區(qū)區(qū)20個字不僅生硬、傲慢,還把“面談”誤作了“面淡”。一些人將之稱為“最牛市長回復”,該市為此召開緊急會議,初步?jīng)Q定就不負責任的回復將向網(wǎng)民公開道歉。
不難看出,這條回復并非市長本人的手筆,而是某位直接辦事人員的“杰作”,但既頂著“市長信箱”的帽子,外界將之當做市長的聲音、政府的聲音,便沒什么不妥。應該說,面對網(wǎng)絡批評,這個“市長信箱”好歹是答復了,比一些群眾去信如泥牛入海的類似設置,終究還算強一點。但無論如何,作為政府專設的意見窗口,以如此生硬、倨傲的口氣答復批評意見,群眾之反感,社會之反應,可想而知。
上初一時,筆者有個同學心血來潮,在法國國慶前夕,用法語給當時的法國總統(tǒng)密特朗寫了一封賀信,幾個月后,居然收到由法國駐上海領事館轉(zhuǎn)來的、有密特朗親筆簽名的回信,對該同學表示感謝。校長當時十分激動,特意召開全校大會朗讀此信。
后來上了北京外國語大學,和沈大力先生談及此事,沈先生笑曰,這在法國很平常,因為作為政府官員,認真對待公眾的每一條意見、每一個質(zhì)疑,都是他們的本職所在。不僅如此,僅從公關形象考量,這些在臺上的政治人物也不敢怠慢“群眾來信”,而絕對會認真對待,并竭力讓寫信者和所有知道此事的人相信,您的意見受到了應有的重視。
政府機關是為社會、公民服務的機構,政府官員則應對公民負責,接受民眾監(jiān)督,定期向民眾匯報工作,因而是其應盡之責。然而,長期以來,在一些官員的心目中,他們的權力來自上級,只需要對上級負責,因此不敢怠慢之,卻往往敢于在社會和公眾面前,擺出一副傲慢、不耐煩的“官架子”。這種行為一旦形成了習慣,出現(xiàn)“最牛市長回復”之類的事情,就見怪不怪了。
其實,政治人物和政府官員也并非都樂于應付五花八門、有些并不友善的信函,但他們絕不敢由著性子胡亂處理:一來,倘這樣做,自己的政治聲譽會受到很大影響;二來,對官員的行為,有嚴格的守則約束,更有完善的機制監(jiān)督,倘其處置信函、意見不當,被這些提意見者按章投訴,查證屬實后,將會受到嚴厲處分,重者官位不保。
這種理念值得借鑒。 (新京報 陶短房)
(責編:李艷)
![]() ![]() |
- 2009-08-23市長不過問信箱就“閑扯”(圖)
- 2009-08-17好個“已閱”!官場踢皮球踢到了網(wǎng)路上?
- 2009-08-18已閱,一種網(wǎng)絡版官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