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時代同步 與理論同行——訪中共中央黨校原副校長李君如
www.kejuu.com?2010-01-28 14:57? 程冠軍?來源:中國共產(chǎn)黨新聞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1958年底松江縣從江蘇省劃給上海市管轄,他跟隨父母親從上海來到了松江。
1961年9月,15歲的李君如考取了松江縣最有名的學校--松江二中。松江古稱華亭,是上海歷史文化的發(fā)祥地,自古就有“衣被天下” 和“蘇松稅賦半天下”之稱。松江不但孕育了陸機、陸云、徐階、董其昌、陳子龍、夏完淳等一批文人雅士,也誕生了黃道婆、徐光啟等一批在歷史上有重要影響的著名人物。
松江二中是上海著名的重點中學。根據(jù)王蒙的小說改編的電影《青春萬歲》就是在松江二中拍攝的。
這是李君如神往已久的學校,上中學前,他曾經(jīng)多次在校門外駐步而未敢進入,今天走進了學校的大門。這種心情,是難以描述的。
初一的下學期,李君如各門功課的平均分數(shù)達99分。排在全校前9名。學校獎給9名同學每人一支英雄牌金筆。當時,許多同學就戲稱他們是“九支筆”。
在二中,李君如不僅學習成績名列前茅,而且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他先后擔任班長和少先隊大隊長、團支部書記和校團委委員。李君如認為,他之所以能做到學習和參加活動兩不誤,關鍵是這里有一批關心他學習和成長的授業(yè)恩師,如初二時的語文老師沈芝蘭、初三時的班主任高士概等,對李君如影響比較大的老師是他在松江二中的最后一位班主任吳春榮老師,李君如和同學們習慣地尊稱他“吳先生”。
從15歲入校,到22歲離開母校下鄉(xiāng)插隊,李君如在松江二中度過七年的學習生活。這是一所數(shù)理化教學見長的學校。李君如說,這所學校在邏輯思維上的嚴格訓練,對于他今天從事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起了很大的作用。松江二中的七年,是他最青春的七年!
相關新聞
- 2010-01-14李君如:明道以振興中華
- 2010-01-14李君如:強調(diào)擴大消費需求不是提倡高消費
- 2010-01-04李君如:執(zhí)政黨建設遇到的“新形勢”是什么
- 2010-01-04李君如:科學化的基本精神是按規(guī)律辦事
- 2009-12-24李君如: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問題上中共和蘇共有過兩次爭論
更多>>視頻現(xiàn)場
相關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