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圍繞著如何正確認識我國基本國情進行撥亂反正,我們通過研究現狀,理論思考,歷史回顧三者有機結合,逐步形成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可以說,這個嶄新的理論,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在長期實踐基礎上對社會主義和我國國情進行再認識的成果的總結。
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不久,針對黨內仍然存在著相當濃厚的“左”傾思想情緒,經濟工作中急于求成的傾向,鄧小平、陳云等中央領導同志反復指出:底子薄,人口多,80%是農民,這個現實情況應該是我們制定建設藍圖的出發(fā)點。
十一屆四中全會通過葉劍英建國30周年紀念講話中,指出:“社會主義制度還處在幼年時期”,“在我國實現現代化,必然要有一個由初級到高級的過程?!?/p>
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首次在黨的決議上寫明:“我們的社會主義制度還是處于初級的階段,”“我們的社會主義制度由比較不完善到比較完善,必然要經歷一個長久的過程?!?/p>
十三大報告確認了“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薄斑@個論斷,包括兩層含義。第一,我國社會已經是社會主義社會。我們必須堅持而不能離開社會主義。第二,我國的社會主義社會還處在初級階段。我們必須從這個實際出發(fā),而不能超越這個階段。”這個科學判斷,是我們黨以幾十年來付出的巨大代價才獲得的無價之寶。
二、善于運用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理論,觀察和分析變化著的經濟社會全局,不斷深化和拓展社會主義中國基本國情的認識,使我們能夠抓準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的基本出發(fā)點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對判斷中國基本國情獲得一條重要的新鮮經驗,這就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指導下,善于運用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理論,經常地觀察變化著的中國經濟社會,辯證地分析全局的現實,作出符合實際的判斷,使我們黨對新中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認識和把握越來越深刻,越來越具體,因而抓準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的基本出發(fā)點越來越有把握,對現階段國內主要矛盾認識更加透徹,指導全局工作更自覺更穩(wěn)妥。這表明,我們黨對認識和把握基本國情已經達到了馬克思主義的新覺醒的高度,是實現由盲目不自覺轉到清醒高度自覺的標志。同時,把對基本國情的研究經常化,成為執(zhí)政黨正確指導我國社會主義大業(yè)的健康發(fā)展的一把金鑰匙。
回顧近三十年來,黨中央幾乎每十年必對我國基本國情的新情況作一次科學判斷。每一次的判斷,都是對國情一次再認識,都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一次豐富創(chuàng)新。這就使全黨上下,對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更加清醒,更加自覺。
- 2009-09-03在破解世界性難題中前進——關于中國國情的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