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警用直升機在空中巡邏。](../images/attachement/jpg/site2/20130417/0022fad5f4c212d83dad48.jpg)
美警用直升機在空中巡邏。
![15日,洛杉磯警方在市區(qū)聯(lián)合火車站警戒。](../images/attachement/jpg/site2/20130417/0022fad5f4c212d83dad49.jpg)
15日,洛杉磯警方在市區(qū)聯(lián)合火車站警戒。
美國白宮已將波士頓馬拉松賽的爆炸襲擊案定性為恐怖襲擊,但究竟是誰將恐怖襲擊的黑手伸向了這項體育賽事?目前官方還沒有給出明確答案。
中國現(xiàn)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反恐研究中心主任傅小強在接受廣州日報專訪時強調(diào),制造這次恐怖襲擊案的兇手身份可能是來自中東的基地組織等恐怖分子滲透進入的,也不排除是美國本土的恐怖分子所為。
兇手的身份主要有三種可能。
一、中東的基地組織,或者巴基斯坦塔利班、也門、索馬里等國的恐怖分子,滲透到美國本土;
二、基地等勢力在美國本土招募的恐怖分子;
三、美國本土的極右勢力。
爆炸猶如給美國人當頭一棒
廣州日報:兩次爆炸之間只間隔了幾秒鐘,從爆炸手段看,您認為最可能的兇手是誰?
傅小強:從目前公布的細節(jié)推斷,兇手的身份主要有三種可能。一是中東的基地組織,或者巴基斯坦塔利班、也門、索馬里等國的恐怖分子,滲透到美國本土;二是基地等勢力在美國本土招募的恐怖分子;三是美國本土的極右勢力。
廣州日報:從這些細節(jié)看,是不是團伙作案的可能性更大?
傅小強:團伙作案確實有可能,從爆炸時間銜接上看,有多人配合的可能。但也不排除“獨狼”單獨作案。因為“獨狼”也可以事先放置炸彈,最后通過遙控的方式實施爆炸。
廣州日報:醫(yī)生從受傷者身上取出軸承滾珠。這是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等地常見的簡易路邊炸彈的通常制作方法,所以有人認為爆炸指向了基地組織?
傅小強:這兩次爆炸造成了上百人的傷亡,爆炸規(guī)模還是很大的。不過從目前披露的細節(jié)看,這兩枚炸彈中導致的死亡人數(shù)并不多,這表明炸彈中并沒有使用C2或者高爆炸藥。從這一個關鍵細節(jié)看,我認為更可能是恐怖分子在美國本土自己動手制造的。這也暴露出美國在爆炸物品管理和運輸?shù)确矫娲嬖诤艽蟮穆┒?。我預計美國政府接下來會在這方面有更嚴格的管制措施出爐。
廣州日報:9·11之后美國的安檢措施非常嚴格了,連路邊垃圾桶的設計都要考慮到防范恐怖襲擊。爆炸物怎么會被帶入馬拉松比賽現(xiàn)場的?
傅小強:美國還是大意了。9·11之后保持12年的平靜,情報部門和執(zhí)法部門或多或少有所懈怠。更重要的是,相對于境外恐怖分子的滲透,美國本土的恐怖分子更令人防不勝防,而且近年來,白人恐怖分子制造的恐怖襲擊也有發(fā)生。
廣州日報:這是9·11事件12年后美國本土首次發(fā)生的恐怖襲擊案,這起恐怖爆炸案對美國的反恐政策有影響嗎?
傅小強:2011年,基地組織領導人拉丹被美國擊斃后,美國反恐戰(zhàn)略的重心悄然發(fā)生了轉(zhuǎn)變,轉(zhuǎn)變的幅度還很大,它從之前的境外反恐轉(zhuǎn)移到了本土反恐。但這次的爆炸猶如給美國人當頭一棒,證明這種戰(zhàn)略調(diào)整并不成功。盡管境外的恐怖組織被美國重創(chuàng),但是境外恐怖分子向美國滲透的渠道并沒有斬斷。事實上,這種滲透渠道也是難以斬斷的。因為有大量的巴基斯坦裔、索馬里裔、阿拉伯裔、非洲裔等移民生活在美國,他們不可能都是恐怖分子。
廣州日報:按照原定計劃,美國將在2014年從阿富汗全部撤軍,但波士頓的這起爆炸案是否打亂撤軍計劃?
傅小強:美國從阿富汗撤軍不僅僅是考慮到反恐的需要,也有國內(nèi)政治和地緣政治的需要,美國政府是在通盤的角度考慮這個問題。我認為,這起恐怖爆炸案雖然震驚了美國,但是不至于對美國大的軍事部署產(chǎn)生多大的影響。
爆炸案三大疑問
疑問一:為何在美國強力安保之下仍會發(fā)生惡性爆炸事件?
事發(fā)時,終點線附近有很多警察,但在人員聚集的公共場所,很難對所有人員進行安檢,也不能將這一大片場所封鎖。事實上,波士頓警方已經(jīng)強調(diào),這樣的事件難以防范。
任何恐怖威脅和安全防衛(wèi)工作都是“矛與盾”的關系,美國國土面積這么大,地區(qū)間、國際上人員往來密集,安保工作再強也難免“掛一漏萬”,安全威脅防不勝防。恐怖襲擊和防范恐怖襲擊這兩者永遠處于不對稱狀態(tài):前者只要得手一次,就是成功;后者只要失誤一次,就是失敗。
疑問二:為何傷亡如此之多?
大波士頓地區(qū)本來就是美國重要的大都會地區(qū)之一,也包括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波士頓大學等名校,人口相當稠密。有逾百年歷史的波士頓馬拉松比賽是歷史悠久、負有盛名的現(xiàn)代馬拉松賽事,每年在美國“愛國者日”舉行,今年僅參賽選手就近2.7萬人。波士頓及其所在的馬薩諸塞州還專門放假一天,以便民眾前往參與和觀看比賽。再加上兩起爆炸選擇的地點在位于市中心的比賽終點線附近,當時有大批觀眾在這里等待參賽的親友凱旋,人員最為稠密,導致此次傷亡較大。
疑問三:此次事件對美國未來安保工作和民眾心理有何影響?
從短期看,美國可能對公眾聚集場所、公交工具等加強警戒。但從長期看,這次事件可能會引發(fā)人們對美國國內(nèi)恐怖主義的重新思考。事實上,美國社會兩極分化、層級對立的情況相當嚴重,政治上的對立、意識形態(tài)的沖突,加之各種極端組織的存在,都是國內(nèi)恐怖主義滋生的土壤。近期美國一些州發(fā)生警方遭襲事件,說明美國國內(nèi)恐怖主義的土壤確實存在。
自事發(fā)以來,從報紙、電視到網(wǎng)站等各大媒體都在紛紛滾動報道,“恐怖襲擊”一詞頻頻見諸標題,這折射出“9·11”后美國社會的某種“驚弓之鳥”的心理。“9·11”恐怖襲擊已過去十多年,美國民眾的心理已不像以前那么脆弱,但如今發(fā)生這種人員傷亡較大的事件,難免對民眾心理造成沖擊,對美國本土自我防范能力產(chǎn)生新的懷疑,這些后續(xù)影響都將成為美國社會下階段的關注重點和熱議話題。
(記者 李明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