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政府高價回收大米計劃首年虧損272億元
www.fjnet.cn?2013-06-19 16:04? ?來源:環(huán)球網 我來說兩句
【環(huán)球網綜合報道】據(jù)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6月19日綜合外電消息,泰國政府表示,在2011—2012年的高價收購大米計劃下,當局蒙受44,6億美元(約合272.5億元人民幣元)的巨額虧損。 泰國首相署部長瓦拉泰18日說,在2011—2012年的大米計劃下,政府賣米所得不足于抵消向農民買米的開支。17日,泰國國家大米政策委員會向內閣建議下調大米收購價,同時停止把所有種類的大米都納入收購計劃內。國家大米政策委員會建議把大米收購價格每噸下調1500泰銖(約合298元人民幣元)至3000泰銖(約合597元人民幣元)。 根據(jù)泰國財政部發(fā)布的最新數(shù)據(jù),高價收購大米計劃實施首年里,蒙受1360億泰銖(約272.5億元人民幣元)的虧損。泰國財政部已決定,把這個虧損額限定在每年700億至1000億泰銖(約139.2億至198.9億人民幣元)之間。 為了減低虧損,泰國的國家大米政策委員會提出三個方案供選擇,一是下調大米收購價15%至20%、二是在大米生產成本中加上25%的毛利率、三是抬高市價10%。 該委員會也建議,不再把所有種類的米都納入收購計劃內。這一系列建議如獲內閣通過,將在下個種植年度開始實施。 據(jù)報道,泰國商務部指財政部沒有把額外250萬噸的庫存大米計算在第二年的財政數(shù)據(jù)內。對此,財政部副常任秘書蘇帕回應說,250萬噸是個大數(shù)目,她會核查全國各地的庫存米量,確定這個數(shù)字是否屬實?!拔視H自實地勘查,以確認它們(庫存大米)是否真的存在。若有,賬目將做出調整。若沒有,有人須為此負責。” 據(jù)報道,泰國政府自2011年10月開始實施大米收購計劃,以高價從農民手中購入大米,然后再向市場出售,目的在于提高農民的收入。自計劃落實以來,泰國國內就出現(xiàn)質疑聲音,認為此計劃需要大量資金,而且將推高泰國大米價格,削弱其國際競爭力。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6-03]進口米較去年同期大增近八成 受鎘米影響可能性小
- [ 01-25]2012年中國進口大米增3.1倍 專家稱國內外價差所致
- [ 12-20]大米每斤60元當業(yè)務員先買60斤 老人急欲應聘
- [ 10-15]韓國政府今年計劃進口20.7萬噸食用大米
- [ 11-30]媒體稱朝鮮貨幣改革后通貨膨脹 大米漲價達40倍
- [ 03-18]大米蔬菜雞蛋價格中旬上漲 受上調保護價格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