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專家稱中美兩國應建立“競爭式共存關系”
www.fjnet.cn?2013-03-11 10:15? ?來源:新華網 我來說兩句
大量跡象表明當今中美兩個大國間的戰(zhàn)略競爭日益激烈,紛爭越來越多,而且到2020年和2025年間還會出現(xiàn)經濟“力量轉變點”,屆時中國經濟總量預計將超過美國。當然,有許多其他衡量實力的尺度——而中國在其他方面都并非接近超過美國或在全球范圍挑戰(zhàn)美國。因此,我認為把“權力轉移”理論用于美中關系是錯誤的。中國和美國之間的實力差距在很長時間里仍將會很大。 然而,這種預測無法回避這樣一個事實,即美國和中國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美中關系在政府和社會層面普遍存在不信任。 2012年底皮尤全球態(tài)度調查顯示,66%的美國人認為中國是競爭對手,68%的美國人表示中國不可信,與此同時,只有43%的中國人對美國的看法是正面的。 中國人對美國的猜忌因奧巴馬政府的重心向亞洲轉移或“再平衡”戰(zhàn)略而進一步加劇。中國人普遍認為美國的這一戰(zhàn)略旨在“遏制”中國。為了減輕中國的這種擔憂,奧巴馬政府在實施這項新戰(zhàn)略的過程中,必須作出更多努力,顧及中國的利益。中美兩國在貿易和投資、外交、安全和意識形態(tài)領域里也會有很多摩擦。諸如網絡攻擊等引發(fā)爭議的危險問題最近成為突出的話題。 出于上述種種原因,中方提出構建“新型大國關系”的愿望是明智的。這當然是非常必要的——因為眼下“舊式的”相互競爭、相互猜忌的關系是中美雙邁關系的主要特點。競爭關系若控制不好,很容易就會走向完全敵對。即便雙方試圖限制競爭,擴大合作范圍,進一步轉為敵對關系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中美兩國都已為監(jiān)視和對付對方劃拔了大量軍費和情報預算。 盡管建立這種“新型大國關系”是一個很好的愿望,但我認為“控制競爭”是更為可行的事情,建立一種“競爭式共存關系”更為實際。然而,中美雙方在管理與一個大國之間以競爭為主又相互依賴的關系方面都沒有經驗。相互依賴是好事——它可以對走向失控的競爭起到“緩沖”作用。 不過,中美兩國政府需要適應以競爭為主的關系的“新常態(tài)”,努力建立管理和控制競爭的機制,而不是一味地提出一些花里胡哨的無法實現(xiàn)的口號或概念。中美關系30多年的歷史表明,雙方認真努力處理好兩國關系比正式提出空洞的口號要好得多。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3-08]中美加強能源合作互惠互利
- [ 03-04]專家:中國油價并不貴 中美汽油價差86%源于稅差
- [ 02-28]外交部官員:中美兩國難免有分歧 但合作是主流
- [ 02-18]外媒:中國在太平洋排擠美國 美面臨戰(zhàn)略危機
- [ 02-11]中國乒壇宿將、中美乒乓外交功臣莊則棟病逝 終年73歲
- [ 01-30]美國國防部稱愿與中國合作以促進亞太地區(qū)和平
- [ 01-28]中國成功完成陸基中段反導 僅中美具備該能力
- [ 01-21]美媒:中美應確立海軍規(guī)則 避免公海意外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