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新聞
伊朗將矛頭指向歐美
召見多國大使、高官,抗議其“干涉伊朗內政”
17日,伊朗外交部召見瑞士駐伊朗大使,抗議美國干涉伊朗選舉事務。同日被召見的還有加拿大大使。
目前美國和伊朗沒有外交關系,瑞士駐伊朗大使館經常負責處理與美國有關的事務,因此伊朗外交部當天召見了瑞士大使,對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等美國官員發(fā)表干涉伊朗內政的講話表示不滿。
美國國務院發(fā)言人凱利15日說,奧巴馬政府對伊朗總統(tǒng)大選出現(xiàn)暴力及可能的投票違規(guī)行為“深感不安”。奧巴馬則沒有正面指責伊朗,而是表示“密切留意”?!拔覀冏鹬匾晾手鳈?,避免介入伊朗內部問題?!眾W巴馬說。
伊朗外交部同日也召見了加拿大駐伊朗大使,指責加拿大官員在伊朗大選中發(fā)言不慎,損害了兩國關系。
此前一天,伊朗外交部還召見歐盟輪值主席國捷克駐伊朗大使館高級官員,同樣是對歐盟“干涉和詆毀”伊朗總統(tǒng)大選表示抗議。
■ 媒體評論
雖然一些海外人士極力想把這次動蕩和1979年的伊斯蘭革命相提并論,但是大部分抗議者都是堅定的伊斯蘭共和國支持者。他們真正急切需要的是行之有效的政府改革,推動伊朗成為一個堅持伊斯蘭制度,但也能放松頑固保守主義教條的國家?!丢毩蟆?/p>
他的追隨者們稱他為“伊朗的甘地”;他的頭像在廣大的示威人群中高高舉起———穆薩維成了一個臉譜化的象征。但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穆薩維這個“領袖”頭銜得來的有些偶然。穆薩維還遠不是一個真正的自由主義者,甚至他發(fā)動抗議的目的都不怎么單純。
———《紐約時報》
近日,燃燒的汽車,示威的人群,流血的沖突,中東各國的電視上都在不斷播放伊朗的這場動蕩。埃及、沙特等一些中東國家與伊朗總統(tǒng)內賈德的關系并不好,但這些國家目前基本都保持沉默。這些國家的領導人不希望看到的是,伊朗的游行示威掀起本國的示威熱潮。———《波士頓環(huán)球報》
- 2009-06-19伊朗3名總統(tǒng)候選人指出選舉存在646處違規(guī)
- 2009-06-19伊朗裔美國人在華盛頓游行 抗議俄伊政府所為
- 2009-06-19伊朗反對派呼吁為抗議死難者哀悼一天
- 2009-06-18伊朗反對派舉行沉默游行 連續(xù)五天抗議選舉結果
- 2009-06-18伊朗抗議者橫尸街頭
- 2009-06-18伊朗內政部下令調查德黑蘭大學宿舍遭襲事件
- 2009-06-18伊朗宣布“軍管”互聯(lián)網 韓媒稱朝鮮為防資金凍結忙取海外存款
- 2009-06-18伊朗抗議美國對伊選舉發(fā)表干涉性言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