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五點半,被鬧鐘叫醒,簡單洗漱過后便趕往工地。 我是一名鋼筋工,現在在雄安新區(qū)雄東片區(qū)A單元安置房及配套設施項目建設工地工作。 安置房項目承擔著新區(qū)首期居民征遷安置的重任。日升月落,這里的建設大軍24小時輪番堅守陣地。 “老孫,這是你的手套?!?/p> 工作隊正在發(fā)新的手套。我們這些鋼筋工,一年四季都要戴著手套綁鋼筋,不然手會受不了。即便戴著手套,做工這么多年,手上早就長滿老繭。 一般情況下,我一天需要綁扎1噸左右的鋼筋。別以為這是個粗活,我們得在規(guī)定時間內,按照工程圖紙的要求把不同型號的鋼筋放到規(guī)定的位置。這意味著幾十種鋼筋型號我必須都得熟悉,不然放錯了就得返工,會影響施工進度。在我看來這就是保證“雄安質量”的基本要求。 “喂,老公,我中午就吊車上吃了啊,來不及下去了。” “好的,那我也在工地上吃了?!?/p> 不知不覺就到中午了,妻子的電話意味著我倆今天又見不到了。 妻子是一名塔吊司機,盡管我倆在同一片工地上工作,但由于工作忙,又分住在不同的宿舍,一直“聚少離多”。偶爾在食堂的碰面,是我們難得的見面機會。 今年是我們來到雄安的第二年,在疫情防控要求下,這個春節(jié),我們留在了工地,留在了雄安。 不能回家,我最放心不下的就是父母和兒子,總覺得心里“虧欠他們”。 除夕那天,我們夫妻倆湊到一塊兒,跟兒子打了一個視頻電話。不到10歲的兒子卻“大度”地表示理解我們的工作,我便把鏡頭對向了工地。兒子卻非常興奮,說沒想到這么快就有這么多建筑,還說長大也想來這里工作。 說實話,來雄安這一年多,我們這些建設者天天感受著“雄安速度”?!扒甏笥嬛粻幊Γ瑖掖笫卤刈饔诩?。”今年的河北兩會,希望代表委員多多建言獻策,將雄安新區(qū)這張藍圖描繪得更加絢爛。 天已經黑了,工地上的燈全都亮了起來,夜光如晝,我加快了綁鋼筋的速度,我相信,通過所有人的齊心奮戰(zhàn),這座綠色低碳、開放創(chuàng)新、信息智能、宜居宜業(yè)的“未來之城”一定能如期建立。 策劃:楊日明 李遙 監(jiān)制:金林 穆靈敏 統(tǒng)籌:劉瑾妍 郝雷 文案:馬恬雨 繪畫:郝燦燦 陳曉麗 孫卓 李卓遙 吳建業(yè) 后期:戈夢涓 配音:李質超 劉瑾妍 長城新媒體集團 “學習強國”河北學習平臺 河北師范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 聯合出品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